当前位置: 查字典学校网> 名师列表> 许宪隆

名师简介

许宪隆老师

许宪隆

所属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所属院系: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主授课程: 暂无内容

教学风格: 暂无许宪隆的教学风格

个人简介

许宪隆,回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学院院长。1964年生于安徽寿县。1986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学院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获得中国民族史硕士学位;此后8年,在中南民族学院从事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教学、科研工作。200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主修近现代思想文化史,获得史学博士学位。2001-2004年进入武汉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在职从事民族地区人文生态专题研究。现任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民族研究所所长、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西南民族学会会长;中国回族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荆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 在科研方面已出版独立完成或担任第一作者的学术专著有:《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整合的魅力: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与近代民族地区社会转型》、《民族文化的积淀与发展》、《三代人与三个时代的对话》等6部;担任副主编和主要撰稿人的著作有:《中国回族史》、《人类学与乡土中国》等5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的《从摩尔人到摩洛人:中国回族中的北非后裔》、《论辛亥革命前后甘肃诸马军阀的角色转变》、《苏禄东王后裔在华五百年史》等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学术专业论文60余篇;出色完成或即将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部杂散居地区民族关系现状及对策”、“伊斯兰教与近代西北穆斯林家族社会”,国家民委九五重点课题“民族地区近现代化模式研究”,国家人事部博士后基金、湖北省外专局等多项省、部委课题研究,获得项目管理部门的高度评价,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和研究体系。其中部分作品和项目分别获得省部级的奖励。2004年应邀出席欧洲人类学大会并被增补为2008年民族学·人类学世界大会筹备委员,多次出席国际、国内民族、宗教问题相关学术讨论会,并担任大会、分组主持或学术评议,在国内民族学界、人类学界,特别是在伊斯兰教和回族研究学界已经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作为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和本校学术带头人,注意保持着锐意进取的积极精神,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主动承担多门研究生和本科生主干课程,教学效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校优秀教学奖、校优秀教师、优秀党员、青年专业技术能手和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项目主要有: 1、少数民族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研究,1996.6.10,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立项编号YSQ96001,结题编号YSQ97001。 2、民族地区近代化模式研究,1998.9.1,国家民委项目,立项编号MSY98002,结题编号MSY01001,批准经费1.5万。 3、伊斯兰教与近现代穆斯林家族社会研究,2002.6.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编号GSY02001,结题编号GSY06001,批准经费8.0万。 4、《中国少数民族》修订,2005.10.20,国家民委项目,立项编号MSY05003,批准经费15.0万。 5、修订《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13种),2006.01.04,国家民委项目,立项编号MSY05004,批准经费20.0万。 6、晚清以来西北穆斯林家族社会研究,2006.11.2,国家人事部科研项目,立项编号QSY06011,项目经费2.0万。 7、长江中游散杂居民族关系研究,2007.3.6,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编号BSY07008,批准经费1.0万。 8、长江流域散杂居区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关系研究,2007.6.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编号GSY07006,批准经费11.0万。 9、湖北省构建多民族和谐社会研究—湖北回族发展现状及对策,2007.12.24,湖北省民宗委民族文化研究课题,立项编号QSZ07001,批准经费10.0万。 10、南方边疆少数民族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2007.12.24,国家民委项目,立项编号MSY07016,批准经费5.0万。 参与项目主要有: 1、武汉市少数民族社区及其现代转型-以回族社区为例,2003.7.6,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立项编号SSY03001,结题编号SSY04001。 2、体育产业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研究,2003.11.26,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立项编号YSY03014。 3、杂散居地区回族妇女权益保障问题研究,2004.12.31,中南民大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编号YSQ04005,结题编号YSQ07001。 4、明清以来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区民族关系研究,2005.5.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编号GSY05002。 5、修订《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2005.12.12,国家民委项目,立项编号MSY05004。 6、民族学校和民俗文化村规划设计,2006.3.1,横向科研项目,立项编号HSY06007。 7、武汉市伊斯兰教信仰状况调查,2006.7.13,武汉市社会科学调查课题,立项编号SSY06005,结题编号SSY07004。 8、布依族简史,2007.6.20,国家民委项目,立项编号MSY06020。 9、民族政策过程实证研究——以湖北省民族地区为例,2007.12.24,国家民委项目,立项编号MSY07012。 10、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007.12.24,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编号QSY07010。 11、蒙藏委员会与边疆治理(1928-1949),2008.5.14,校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编号YSZ08007。 获奖情况: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1999年12月荣获中南民族学院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奖。 2、《从摩尔人到摩洛人:中国回族中的北非后裔》,2000年2月荣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二等奖。 3、《整合的魅力: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与近代民族地区社会转型》,2002年9月荣获湖北省民族学会1998-2002年度优秀著作一等奖。 4、《军阀体制与西北伊斯兰社会----诸马军阀集团与甘宁青早期现代化研究》,2002年11月荣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5、《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2003年9月荣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0-2001年)。 6、《近现代西北穆斯林家族问题调查报告》,2005年6月荣获国家民委优秀调报告二等奖。 7、《回族妇女权益保障现状抽样调查报告》(第二),2006年6月荣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优秀奖。 8、《武汉市伊斯兰教信仰现状调查报告》(第二),2008年3月获湖北省民宗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9、《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导师》获湖北省教育厅征文二等奖,2007年。 10、2007年获湖北教育工会委员会“湖北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类 1、 《共生互补:构建和谐的散杂居民族地区》,中国民族,2008年第1期。 2、 《家族制度与西北穆斯林家族社会》,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 《积火传薪,老而弥坚-写在答振益教授七十华诞之际》,回族研究,2007年第3期。 4、《家族构成与近现代穆斯林家族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5、《家族的群体性结构和社会功能》,学习月刊,2006年第10期。 6、《试析回族妇女的抗日活动》(第二作者),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1期。 7、《在多学科互动中发展中国人类学》,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8、《“圣战”与“爱抚”的困惑---反清首领马占鳌的评价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9、《伊斯兰背景下的西北穆斯林家族(上)-兼谈天水吴氏家族百年发展史》,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0、《伊斯兰背景下的西北穆斯林家族(下)-兼谈天水吴氏家族百年发展史》,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1、《古道 西风 瘦马-丝绸之路与马家军阀的历史随想》,回族文学,2004年第5期。 12、《对军阀体制下甘宁青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再审视(上)》,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13、《对军阀体制下甘宁青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再审视(下)》,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4、《论辛亥革命前后西北诸马军阀的角色转换》(第一),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15、《壮族人民起义领袖侬智高》,历史知识,1984年第1期。 16、《侬智高反宋性质评辨》,开拓,1987年第1期。 17、《关于伊斯兰教产生诸问题的系统论反思》,宁夏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 18、《也谈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标志和时间》,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19、《布洛姆·霍尔与〈伊斯兰教在中国〉》,民族研究情报资料选编,1987-1-1。 20、《泰国北部的"秦和"穆斯林》,宁夏社科通讯,1988年第1期。 21、《关于chinese how等中国穆斯林在国外称谓的译法》,民ytt 译丛,1988年第2期。 22、《豪(Ho)霍(Haw)秦和(cinho)小辨》,民族译丛,1988年第4期。 23、《试论回族先民中的语言问题》,甘肃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 24、《回族古代史二题——族称、族源刍议》,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25、《德州北营回民历史研究》,宁夏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26、《苏禄东王与北营回民》,中国回族研究,第2辑, 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7、《东南沿海与西北地区回族历史文化比较研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 28、《评〈李松茂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第二),民族大家庭,1993-1-1。 29、《近年来回族史研究述评》,社会科学动态,1993年第1期。 30、《丁竹园爱国民主思想初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31、《鄂豫皖乡村回汉民族关系的现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32、《鄂豫皖地区民族关系对策研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33、《“神圣”大躲债----战后日本战争赔偿纪实》,新闻图片报,1995-6-13。 34、《菲律宾苏禄东王后裔在华五百年史(连载)》,中国回教,1995年第1-5期(连载)。 35、《试论回族形成中的语言问题》,南方民族研究论丛,1996年第一辑。 36、《苏添福族籍传说及其考证》,南方民族研究论丛,1996年第二辑。 37、《论科技进步与民族关系》,甘肃民族研究,1996年第3-4期。 38、《苏添福族籍传说及其考证》,回族研究,1996年第4期。 39、《FROM MOORS TO MOROS:THE NORTH AFRICANHERITAGE OF THE HUI CHINESE》,Muslim Minority Affairs1996年十六卷1号(伦敦)。 40、《北方草原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41、《论少数民族人口与生态环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42、《论改革开放后民族关系的动向与对策》,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年第1期。 43、《试论回族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践》,回族研究,1997年第3期。 44、《试论回族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理论与实践》,南方民族研究论丛,1998年第三辑。 45、《曾听腊鼓知春生----评〈中国鼓文化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4期。 46、《近现代回族经济发展中市场学思想初探》,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3期。 47、《外联内聚 顺时励精——世纪末台湾中国回教协会活动评析》,回族研究,1999年第1期。 书籍类 1、《德州苏禄东王墓研究》(合著),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明实录类纂?河北天津卷》(参编),李国祥等主编,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 3、《中南地区回族史》(合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4、《中国回族史》(上下册)(参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5、《血浓于水》(中国少数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丛书)(编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6、《中华传统文化故事大全——神话故事》(合著),华艺出版社1999年版。 7、《日月同辉----民族文化积淀与发展》(合著),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出版。 8、《整合的魅力: 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与近代民族地区社会转型》(合著),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出版。 9、《中国历代少数民族英才传》(合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10、《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专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11、《人类学与乡土中国》(合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12、《传承与重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史论集》(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13、《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主编),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同校名师
  • 何干俊

    所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所属院系:文学院

  • 徐文清

    所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所属院系:预科教育学院

  • 余和祥

    所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所属院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雷学华

    所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所属院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吴瑞云

    所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所属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 章长城

    所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所属院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王谊鹃

    所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所属院系:经济学院

一对一辅导更多>>
热门名师
  • 黄予所属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 吴开琪所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
  • 欧阳恕所属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杨克斯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杨梅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文衍宣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范基骏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苏朗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李俚所属大学: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