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学校网> 名师列表> 赵曙明

名师简介

赵曙明老师

赵曙明

所属大学: 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 商学院

主授课程: 暂无内容

教学风格: 暂无赵曙明的教学风格

个人简介

赵曙明,男,1952年12月15日生于江苏海安。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企业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江苏省“333工程”首席科学家。曾多次获得教育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并获美国密苏里大学校长最高特别奖章。 研究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跨国经营 教学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跨国经营 进入教师园地>> 联系方式 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商学院 现任职务与兼职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所所长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主席 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副会长 英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创始合作主编 英国International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编委 英国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编委 美国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顾问主编 美国Advances in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编委 澳大利亚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编委 澳大利亚The Journal of Industraila Relations编委 中国《管理@人》编委 中国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美国密苏理大学兼职教授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人力资源发展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人力资源学会会长 江苏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管理协会、江苏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香港科技大学恒隆组织管理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顾问 教育部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 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企业管理协会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 KHD Humboldt Wedag International Ltd. 独立董事 江苏苏豪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江苏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江苏天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江苏联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学习简历 1974~1977 南京大学英语专业学习 1981~1983 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教育学硕士 1987~1990 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学博士 1990~1991 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商学院从事管理学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 1970~1974 回乡务农,担任生产队长、大队长等职 1977~1981 南京大学外事办公室工作,南京大学外文系助教 1982 美国加州波莫纳大学担任校长助理 1983~1987 南京大学外事办公室担任副科长、科长、副主任主持工作, 南京大学外文系讲师 1988~1990 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六所大学校长联合会助理 1990.5~1990.7 美国惠特澳斯学院客座教授 1987~1991 兼任南京大学校长助理,负责南大在美国的国际交流工作 1991.6~1991.8 美国俄克拉荷马市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 1991.10 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1992.6~1992.8 美国夏威夷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 1993.3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任南京大学校长助理 1993.6~1993.8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1994.6~1994.8 美国南缅茵州大学客座教授 1995.1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导师 1995.6~1995.8 美国密苏里—圣.路易斯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 1995.8~1996.8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代院长 1996.6~1996.8 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客座教授 1997.6~1997.8 澳大利亚邦德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 1997.11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 1997.3~2003.8 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兼职教授(每年夏季教国际MBA课程) 2001.2 美国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兼职教授 2002.8至2006年7月 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兼职) 2003.6~2003.8 美国密苏里—圣?路易斯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 2005年11月至今 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 2006年6月至今 美国密苏里—圣?路易斯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 (每年夏季教国际MBA课程) 讲授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国际比较研究(博士研究生) 中外管理思想比较研究(博士研究生) 全球人力资源管理(Glob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英语授课)(硕士研究生和MBA) 全球管理:跨文化管理 (Global Management: Managing Cross-Cultures) (英语授课)(硕士研究生)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硕士研究生、本科生) 组织行为学(英语授课)(MBA) 主要学术研究活动 赵曙明博士197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英文专业,1981年初留学美国,1983年获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再度赴美,于1990年获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1年在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年9月,刚刚结束博士后研究的赵曙明博士谢绝了美国几所大学的邀请,毅然回到了培育他的祖国和母校,开始了其一直向往的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生涯。 人力资源管理是赵曙明博士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这个领域在美国兴起于80年代初期,是美国管理研究的前沿之一。然而在90年代初期的中国,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在企业界,大多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事管理”,不少研究者甚至连这个词都没有听过。赵曙明博士敏锐地感到,要改变这种状况,首要的任务应该是系统地了解和研究发达国家在此领域的思想与方法。为了系统地介绍西方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他撰写了《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该书准确的概念界定、丰富的文献引证、完整的理论体系、全新的学术见解,使读者不仅看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貌,而且接触到了学术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时至今日,该书仍是中国学者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必备参考书籍。这部著作先后被评为南京大学优秀教材和前国家教委优秀教材。 企业跨国经营是赵曙明博士的另一个研究领域。在90年代初期的中国,这个领域的研究即使不是空白,也是十分粗浅和薄弱的。赵曙明博士早在美国作博士后研究时,就对跨国经营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回国之时,正值欧洲统一市场开始运作,他敏锐地发现这一变化的意义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撰写了“欧洲统一市场与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对策”一文。该文分析透彻,对政府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获得了中国社会经济决策咨询中心最高决策咨询一等奖。为了推动跨国经营的进程,赵曙明博士于1992年在南京主持召开了第一届企业跨国经营国际学术研讨会。至今该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尤其是2008年6月赵曙明博士在南京组织召开了第六届企业跨国经营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国际研讨会的主题是:转型经济下的跨国公司的管理与变革;这次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吸引了包括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在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500多人参加,在国内外管理学界、企业界产生了广泛的重大的影响。 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还是企业跨国经营,在管理科学研究中都是新兴而前沿的领域。对于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而言,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如何构建理论研究体系。从1993年开始,赵曙明博士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研究,他终于完成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部长达48万字的巨著。他既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我国人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和政策体系,又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各个管理活动的优势和劣势。学术界称该书为“开创性著作”。相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企业跨国经营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领域,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赵曙明博士大胆开拓创新,组织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的一批学者和部分企业家对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一些跨国公司的经营实践进行了全面研究,撰写了由8部学术专著构成的国际企业经营管理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这套丛书既涉及到国际企业的理论基础,也包括了国际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实践。赵曙明博士不仅构建了全书的理论体系,而且承担了国际企业经营管理三大难题,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研究工作和撰写任务。这套丛书不仅对跨国经营的理论研究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为企业跨国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提供了系统而完整的教材。 自1995年开始.赵曙明教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和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问题上。前者是中国国有企业推行科学管理所面临的紧迫课题,后者是企业跨国经营成功的主要问题,也是国际学术界的理论前沿。为此,赵曙明教授申请承担了两项国家级研究课题,一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另一项是前国家教委博士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与开发”。为了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他首先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开发设计了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工具“人力资源指数分析”。最后他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带领博士生利用这一工具走访和调查了100多家中国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通过这些研究,他认为,要振兴国有企业,必须首先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国有企业的领导应该首先增强其人力资本意识,改变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充分释放现有人力资源的能量。国家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在课题结题会上,专家们看到长达20万字的研究报告,情不自禁地说道,如此大规模地对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在我国管理学界还是第一次,其研究结果对于政府决策和企业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这些最新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国际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一书中。与此同时,赵曙明教授仍然对企业跨国经营中的前沿课题--跨文化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在1995年出版了《东西方文化与企业管理》(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1996年12月,他又在第二届企业跨国经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跨国公司在华面临的挑战: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一些来自国外的专家听了这篇发言后认为.尽管中国学者在企业跨国经营领域的总体研究水平仍然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在某些学术前沿问题如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研究方面,已经赶上了发达国家。 到90年代末期,在他所专长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尽管中国学者的研究与90年代初期的状况相比,已经大有进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企业经营者对人力资源的观念已经发生本质变化,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水平大为提高,但是,从90年代初期开始,发达国家已经逐步转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即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政策和方式只有与企业外在环境、经营战略和组织结构保持一种动态协调关系,才能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才能创造出持久的竞争优势。对此变化趋势,国内学术界尚未引起充分重视,更未专门研究中国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刚刚结束了“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赵曙明教授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着手进行“中国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研究”课题。稍微了解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状况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项十分困难而复杂的课题。迄今为止,国外管理学界尚未形成得到公认的理论体系和有效的研究方法,企业的外在经营环境、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着多重动态相关关系.难以准确认识和把握。而且,中国企业集团正处于改革进程中,不易进行规范分析和研究。对于习惯于开拓创新的赵曙明教授不仅早已考虑到了这些因素,而且己经初步探索出了解决方法。这一项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中国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自1998年初以来,“知识经济”这个词已经深入到中国人心中,成为人们使用得最为频繁的术语。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知识经济都是一个学术前沿领域,很少有人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作为一名国际学者,不能不具有时代超前性。赵曙明教授也注意到这一新生事物,他利用每年在美国讲学的机会,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他的研究没有遵循一般的思维范式,他认为,“知识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经济,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拥有知识的人才将对组织的生存与竞争具有关键意义。因此,如何加强对这种人才的管理与开发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当务之急。”为此,他于1998年9月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知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一文,阐明了知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特殊性.对于企业经营者改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赵曙明教授关于知识经济和知识企业的系统研究成果在他和他的博士生沈群红博士的《知识企业和知识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一书中得以集中体现。为了使其研究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更具实践指导意义,他将研究重点集中到中国高科技人才的流动问题上,并向国家科技部申请了“中国高科技人才流动态势及相关政策研究”的软科学项目。他试图通过这项研究,分析影响高科技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并为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具有科学依据的政策建议。这一课题的研究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 在关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同时,赵曙明教授并没有放弃他所一直关注的企业跨国经营问题。不过,从1998年开始,他的研究重点发生了转移,从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问题逐步移到企业全球化经营问题上。他发现,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家之间在经济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日趋严重。跨国经营问题已经不仅仅是跨国公司的事,而是每个企业经营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即使仅在某个区域内经营的企业也会感受到国外同行的竞争。这种趋势将彻底改变企业的管理思维方式。为了让我国企业的管理者了解这种变化,在1998年,赵曙明教授分别在《世界经济》和《世界经济与中国》学术刊物上,用中、英两种文字发表了“共同管理经济与跨国公司竞争战略”一文。1999年12月,他主持召开了第三届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并把大会的主题定为“全球企业”。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名学者对全球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赵曙明教授向大会提交的论文《21世纪全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全球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作了系统的回顾和前瞻性的研究。 2000年至2002年他利用三年时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0万元),“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与管理对策”的课题,他与课题组成员以及他的博士后和博士生对这一重点课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研究成果已在他的专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以及他和他的课题组成员在核心杂志上发表的60多篇论文中体现。这一研究成果于2003年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国家图书奖及江苏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又获得教育部“第四届(2006)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这次该奖项在全国管理学领域的两个一等奖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获得该奖项一等奖的研究成果。 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管理者任职资格测评系统研究” (14万元)(70372036)的课题和“人力资源经理的胜任特征研究”(18万元)(70572048),以及国家教育部博士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管理者职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研究”(5万元)(03JB630014)的课题。根据这三项研究的成果,他撰写了《我国管理者职业化任职素质研究》,于200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赵曙明教授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转型经济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研究”(100万元)、(70732002),已获得资助。他正在带领他的团队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此项进行四年的专题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企业学习和应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大多来自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于我国企业的适应性成为理论和实践界一直关注的问题。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是必要的,但是创建适合中国转型经济特点和发展趋势的“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更为关键。目前我国经济体制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经济转型导致了宏观经济中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企业文化、企业经营活动等一系列的变革。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手段所依赖的社会、文化、技术背景和企业制度都发生了演变,企业必须根据转型经济需要、结合中国特色重视和解决若干现实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本研究项目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来探讨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从总体上,探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转型的适应性状况做出总结与分析,指出经济转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从而指导“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创建。其次,研究基于经济转型的三个主要特征(趋势):我国企业文化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自主创新成为我国企业的新目标、国际化是本土企业发展的新趋势,探讨与这些特征(趋势)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经济转型下我国企业文化的演变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建立适合我国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寻求有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员工组织模式和人才优化结构,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建立适合我国本土企业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促进本土企业国际化的进程,提升国际化经营效果。本项研究对于建立适合我国转型经济特征和趋势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追求的人总会非常忙碌,不断创新的人总比普通人更辛苦。凡是认识赵曙明教授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忙人。当一些好心人劝他何必如此时,他总会面带微笑地说:“我是一个工作狂(workaholic) 。 人活在世上总要为社会做点贡献,这样生活才有意义。” 研究生培养 为南京大学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20人,已出站14位博士后;博士生82人,其中68名博士研究生已毕业;硕士研究生38名,其中28名硕士研究生已毕业;100多位工商管理硕士生,其中90位工商管理硕士生已毕业,28名EMBA硕士生,其中28位已毕业。为澳门科技大学指导博士生15名,其中13位已毕业;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指导1名博士生,已毕业。指导访问学者6名,5名已出站。 主要著作介绍

同校名师
  • 沈厚才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工程管理学院

  • 贾叙东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 陈建群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 李斌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法学院

  • 张仁善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法学院

  • 肖泽晟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法学院

  • 汪萍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法学院

一对一辅导更多>>
热门名师
  • 黄予所属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 吴开琪所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
  • 欧阳恕所属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杨克斯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杨梅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文衍宣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范基骏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苏朗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李俚所属大学: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