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学校网> 名师列表> 白敏丽

名师简介

白敏丽老师

白敏丽

所属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 能源与动力学院

主授课程: 暂无内容

教学风格: 暂无白敏丽的教学风格

个人简介

姓名:白敏丽 办公室电话:84706305 电子邮箱地址:baiminli@dlut.edu.cn 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主要学历: 1984年,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专业学士学位 1987年,大连理工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1996年,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7年任教于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1989年,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讲师 1995年,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02年至今,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新能源与节能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大连市节能协会副理事长 辽宁省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高级专家服务团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热物理学科面上项目评审专家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研究领域: 1. 内燃机动接触部件传热、润滑、摩擦耦合仿真研究 2. 内燃机工作过程、流动、传热、燃烧、热机械强度全仿真 3. 电子元件散热技术的理论、试验、数值模拟研究 4.低散热及热防护技术的理论、试验、数值模拟研究 5. 纳米流体强化传热的理论、试验、数值模拟研究 6. 纳米流体改善润滑、摩擦特性研究 7. 节能检测、诊断及实用技术研究 研究课题: 1.目前负责项目 1)国家自然基金“内燃机燃烧室非稳态动接触传热耦合仿真研究” 2)国家自然基金“内燃机燃烧室传热时空不均匀性对缸内工作过程的影响研究” 3)国家自然基金“纳米流体强化内燃机动接触燃烧室部件传热研究” 4)辽宁省自然基金“内燃机传热全仿真模拟研究” 5)辽宁省自然基金“内燃机活塞组 — 气缸套耦合体动接触问题全仿真研究” 6)辽宁省自然基金“电子元件集成热管散热技术研究” 7)辽宁省自然基金“内燃机缸内三维瞬态工作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8)辽宁省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内燃机燃烧室部件热机械强度数值模拟研究” 9)企业“内燃机燃烧室冷却系统三维流动数值模拟软件开发” 10)企业“内燃机活塞环组润滑、摩擦仿真软件开发” 11)企业“发动机节油器燃烧排放性能试验研究” 12)企业“小型燃机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 13)企业“CPU集成热管传热、流动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14)企业“爆炸容器通风实验与设计” 15)企业“阻火器的燃烧、流动、传热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研究” 16)企业“微槽群平板热管流动、传热的理论、实验、数值模拟研究” 17)企业“节能检测、诊断” 2.参加的项目 1)科技部“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绝热发动机缸盖陶瓷底板的研制” 2)科技部“八五”重点攻关项目“125缸壳陶瓷排气道气缸盖研制” 3)科技部“九五”重点攻关项目“重型车柴油机用陶瓷件的中试关键 技术研究” 4)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致密多孔介质内超临界CO2、水、原油输运特性的 基础研究” 指导硕、博士生研究方向: 1. 内燃机传热、流动、工作过程、燃烧、热机械强度数值模拟研究 2. 电子元件散热研究 3.低散热及热防护技术研究 4. 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改善润滑摩擦研究 出版著作和论文: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EI、ISTP收录30余篇。 2000年以来发表的论文目录 1.Jiawei Liu, Long Zhou, Minli Bai, Zhe Xu, Jizu Lv,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applying nanofluids to the heat load of sliding - contact component system (piston set and cylinder liner),SAE ,2008-01- 1822. 2.Minli Bai, Zhe Xu, Jizu Lv,Application of nanofluids in engine cooling system,SAE,2008-01-1821. 3.Shao Zhi-jia,Bai Min-li,Lv Ji-Zu1,Wang Yu,Performance Research and Optimization of 6106 Diesel Engine,SAE,2008-01-1725. 4.Long Zhou, Minli Bai, Junfeng Xu,Jiawei Liu. Application of Coupled Methods to Heat Transfer, Lubrication and Friction of Piston Ring in Diesel Engin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 C. Engine. 2007,Shanghai. 5.Long Zhou, Minli Bai, Junfeng Xu,Jiawei Liu. Research of Multi- parameters Influence on Lubrication and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iston Ring-Cylinder Liner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 C. Engine .2007, Shanghai. 6.Xu Junfeng, Bai Minli. Liu Shuliang. Research of Variable Swirl on a 4-valve Diesel Engin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 C. Engine .2007, Shanghai. 7.Xu Junfeng, Bai Minli Lv Ji-zu, Zhou Long. Liu Shuliang. Analysis Method of LDA Data of In-cylinder Flow in a Four-Valve Diese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 C. Engine. 2007, Shanghai. 8.Zhe Xu, Minli Bai, Jizu Lv. Application of nanofluids in cooling of engine combustion component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 C. Engine .2007, Shanghai. 9.Jizu Lv , Minli Bai,Junfeng Xu,Zhijia Shao. Influence Research of fuel spray atomization and combustion on cylinder flow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ICCHT2006 - 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ling and Heating Technologies. Dalian,2006,7 10.Jizu Lv, Minli Bai, Jian Zhou, Junfeng Xu. CFD analysis of cooling system of 6110 diesel engine.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lean and High-Efficiency Combustion in Engines”, Tianjin,2006,7 11.Jizu Lv, Minli Bai, Jian Zhou, Junfeng Xu. Optimisation of six- cylinder diesel cooling system with three-dimension CFD technology. ICCHT2006 - 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ling and Heating Technologies. Dalian,2006,7 12.Zhijun Sun, Minli Bai, Na Xi, Zhe Xu,He Li, Hongwu Yang.Integrated Heat Sink Using Flat-plate Miniature Heat Pipes with Retangular Microgrooves for CPU Cooling. ICCHT2006 - 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ling and Heating Technologies. Dalian,2006,7 13.Minli Bai, Long Zhou, Junfeng Xu. The 3D Transient Coupling Heat Transfer Simulation of Lubrication Oil Film as a Coupling Component for Piston Set-Cylinder Liner ICCHT2006 - 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ling and Heating Technologies. Dalian,2006,7. 14.Minli Bai, Long Zhou, Junfeng Xu Minli Bai, Long Zhou, Junfeng Xu. Simulation study on cycle Instantaneous State Coupling Heat Transfer for Piston Set-Cylinder Liner on the Lubrication Analysis ICCHT2006 - 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ling and Heating Technologies. Dalian,2006,7. 15.Tiexin Ding,Minli Bai,Jizu Lü,Study on Coupled Heat Transfer of Sliding-Contact Component System in Combustion Chambe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C.ENGINE, Shanghai ,2004.11 16.Jizu Lü,Minli Bai,TieXin Ding,3-D Numerical Simulation Investigation of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Diesel Engine Cooling System,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C.ENGINE,Shanghai,2004.11 17.Minli Bai,Weijun Dong,Tiexin Ding,Transient Thermal-Mixed Lubrication Research on Piston-Ring Pack in IC Engin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C.ENGINE,Shanghai, 2004.11 18.吕继组,白敏丽,柴油机排气过程的多维瞬态数值模拟研究,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8 19.邵治家, 白敏丽, 吕继组, 王宇. 配气相位对6106柴油机的性能影响研究, 内燃机工程.2008, No.3. 20.吕继组,白敏丽,周龙,初始条件及喷雾对柴油机缸内流动的影响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No.3. 21.吕继组,白敏丽,李晓杰等.爆炸加工洞自然通风理论、实验和三维数值模拟研 究,计算力学学报.2008,No.3. 22.白敏丽,邵治家,吕继组等.6106柴油机性能研究及优化,2008, No.2, 工程热物理学报. 23.周龙 白敏丽 吕继组 刘佳伟. 用耦合分析法研究内燃机活塞环—气缸套传 热润滑摩擦问题. 2008, No.1, 内燃机学报. 24.白敏丽,徐哲,吕继组. 纳米流体对内燃机冷却系统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研 究. 2008, No.2, 内燃机学报. 25.周龙 白敏丽 吕继组 刘佳伟. 考虑固壁导热的活塞环-气缸套润滑摩擦特 性的影响因素研究,2008, No.1,润滑与密封. 26.白敏丽,喜娜,徐哲等, CPU集成热管散热器试验研究及CFD辅助设计,2008, No.2,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7.吕继组,白敏丽, 燃油的喷射雾化燃烧对柴油机缸内空气流动影响的研究, 2007,No.3,内燃机工程. 28.吕继组,白敏丽,周龙.6110柴油机喷雾过程的多维瞬态数值模拟研究. 2007,No.4,工程热物理学报. 29.薛莹莹,白敏丽,吕继组,隔热材料导热系数预测及其在发动机排气管隔热中 的应用,2007,No.5,内燃机学报. 30.许俊锋,白敏丽,四气门柴油机缸内流场LDA数据的分析方法研究,2007, No.3,内燃机学报. 31.王宇,白敏丽,吕继组,赵宏国, 利用部件整体耦合法分析柴油机气缸盖热机 械强度,2007,No.6, 内燃机工程. 32.白敏丽,薛莹莹 ,吕继组,隔热材料导热系数的数值模拟预测,2007,No.2, 热科学与技术. 33.赵宏国,白敏丽,王宇,吕继组,周龙,耦合法在柴油机传热研究中的应用, 2007,No.6,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34.吕继组,白敏丽,邵治家等.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在内燃机中的应用. 2007,No.6,内燃机. 35.寇志海,白敏丽,热管微槽蒸发器薄液膜蒸发的干点预测分析,2007,No.4, 热科学与技术. 36.吕继组,白敏丽,6110柴油机进气过程流动的多维瞬态数值模拟研究, 2006, No.23,工程热物理学报. 37.喜娜,白敏丽,徐哲等,集成热管散热器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2006,No.5, 工程热物理学报. 38.白敏丽,喜娜,孙志君等, 用于CPU冷却的集成热管散热器,2006,No.7, 高技术通讯. 39.白敏丽,丁铁新,董卫军,活塞环-气缸套润滑摩擦研究, 2005,No.1, 内燃机学报. 40.白敏丽,丁铁新,吕继组,活塞组-气缸套耦合传热模拟, 2005,No.2, 内燃机学报. 41.邢桂菊,李晓杰,白敏丽,热风炉输送管路内涡流激振作用的流动特征, 2005,No.9,P77-80,钢铁. 42.白敏丽,吕继组等,六缸柴油机冷却系统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 2004,No.6, 内燃机学报. 43.邢桂菊,李晓杰,白敏丽,热风炉系统振动管路的流体力学行为分析 , 2004,No.3,P26-308,冶金能源. 44.丁铁新,白敏丽,用耦合分析法解决内燃机活塞传热问题, 2004,No.5,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45.白敏丽,董卫军,周期性瞬态导热有限元计算网格剖分规则, 2003,No.1, 热科学与技术. 46.白敏丽,张春平等,隔热排气道气缸盖热负荷研究,2002,No.3,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47.朱国朝,刘卫国,白敏丽,钢壳陶瓷排气道气缸盖中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02,No.1,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48.张伟堂,白敏丽, 单辊法制备非晶合金中冷却速率的数值计算,2002,No.1, 金属功能材料。 49.白敏丽、沈胜强、陈家骅,活塞环组摩擦热对燃烧室部件耦合系统的传热影响 模拟,2001年,No.2,内燃机学报。 50.张春平,白敏丽等,排气道隔热方式对汽缸盖整体热负荷的影响研究, 2001年,No.1,小型内燃机。 51.白敏丽、沈胜强、陈家骅,燃烧室耦合系统过渡工况传热模拟, 2001年,No.3,内燃机学报。 52.白敏丽、沈胜强、陈家骅,内燃机传热全仿真模拟研究进展综述, 2000年,No.1,内燃机学报。 53.白敏丽、沈胜强、陈家骅,燃烧室部件耦合系统循环瞬态传热模拟, 2000年,No.1,内燃机学报。 54.白敏丽、朱国朝等,内燃机燃烧室部件循环瞬态导热有限元计算网格规则, 2000年,No.4,内燃机工程。 55.吕新荣、吴桂涛、白敏丽等,陶瓷排气道气缸盖的隔热效果研究, 2000年,No.2 ,海事大学学报。 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1.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柴油机低散热技术的理论、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2.国家教育部技术鉴定(国际先进) ——“钢壳排气道陶瓷涂层隔热的气缸盖” 3.国家教育部技术鉴定(国际先进) ——“重型车柴油机用钢壳陶瓷涂层排气道气缸盖的中试关键技术研究 与应用” 4.发明专利 ——“用于电子元件的扁曲型热管式集成散热器” 5.“传热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1996、1997年 ) 6.“传热学”校教学质量优良奖(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2005、2006、2007、2008年 ) 7. 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8. 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次 9. 省教科文卫系统优秀女职工(2002年) 10.大连理工大学巾帼双文明标兵(2001年) 在读硕士、博士人数: 博士3人;硕士4人 已毕业硕士博士人数: 博士后1人;博士1人;硕士26人 以上资料最后修改时间: 2009-5-21

同校名师
  • 王福吉

    所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 蒋国平

    所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卞永宁

    所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 郭杏林

    所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 李正学

    所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应用数学系

  • 潘国威

    所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张菅

    所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外国语学院

一对一辅导更多>>
热门名师
  • 黄予所属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 吴开琪所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
  • 欧阳恕所属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杨克斯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杨梅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文衍宣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范基骏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苏朗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李俚所属大学: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