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70年代的老师
古训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对文化渴望和对先生(老师)尊称。老师是传授知识的光明使者。我们人人都当过学生,听过老师的谆谆教导,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中专院校,接触过许多老师,在不同的学科中不断的积累,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如今我们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引路人,当年的启蒙老师,是他们把我们引入神圣的知识殿堂。
每次探亲或路过,我们这些外地学子总想到母校看看老师,看看同学,可到了学校门前来回徘徊,学校没了原貌,老师也早换过多少茬。学校只是在人生旅程中的符号,对于学校、老师更是对那个时代的怀念而已。
我是70年代饶阳店的农村中学生,在缺吃少穿的时代,渴望学好文化知识,走出贫穷的农村,最起码也要草鞋换成皮鞋,成为公家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很想多学点知识。当上课铃响过,老师走进课堂时,一声“起立,坐下”。就是学生对老师职业的尊重。对知识的追求象征。那个年代正处在文革鼎盛时期,阶级斗争彼此起伏,人们对教育不够重视,对学习早已失去了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愿教,学生愿学,是被认为走“白专道路”,不被看好。
我的中学老师为60年代分配到乡村的师范生。年轻有朝气。在我心目中可亲可爱,知识渊博。印象最深的老师是王振瑞。他中师毕业来到了我们村级完小教书,当时的完小规模很大,在我们镇(公社)很有名气。全镇的完小都是在这里完成
五、六年级的课程,好学生再升入河北郑口中学。王老师你先是在我们村的完小、初中任课,后又调饶阳店中学,担任学校教导主任同时任班主任。在四十年的光景中,把自己的一生最美好时光都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
尤其是在我们村学校的那段日子里,住在土坯房里,吃水到附近井里挑,自己烧饭,几个人一间办公室。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教学条件很差。王老师从没有叫过苦,从没想到调动工作。一心扑到学生身上,一心扑到教育事业中。尤其在“读书无用”的盛行时期,学习热情并不高。并把我们几个听话的学生叫到他的办公室,说明知识的重要性,学好文化将来在国家建设中当好栋梁,当时我们似懂非懂。只知道老师把我们当成知己人,老师是好人。在文革期间,教、职员工搞批斗,当地群众和学校的造反派发生冲突,王老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两边劝阻,极力平息事端。使得两派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在当地得到群众的好评。
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人人都向往都市生活,到条件好的学校,可是他能到偏远的乡村学校里任教,条件那艰苦,没有娱乐活动,远离集市,默默的贡献着的青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是多么的可嘉。
参加了工作,远离了家乡,对家乡和老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怀念,是一次次的梦中场景再现。在没见到老师之前,我对老师第一印象,还是停留在70年代,那时的他千千万万的乡村教师一样,平凡的就像路边的无名小草一样,默默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把知识教给了农村娃,当时你是多么的年青潇洒,声音洪亮。教学严谨,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每一课都是激情和灵感的释放,是老师中的楷模。
使我最感动的是:多年后王老师遇到我弟(也是他的学生),打听我的消息。在那里工作?在什么行业?这么多年了,老师还在惦记着他的学生,使我无地自容。自毕业后没给老师办过一件事,没去老师家探望,老师一直把他的学生放在他心上。他在4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在他退休后,叫上姓名的也为数不多,可见我在老师的眼中的地位。就是这样的好学生和老师竟有30多年没见面,没有联系过。当我知道老师还在惦记着我,感慨万分,不论我多远,不论多忙,一定登门看望这位老人,共同叙述当年的师生友情。
去年冬天,我正好从千里的安徽去家乡县城办事,带上一份薄礼,安徽特产“黄山毛峰”。知道老师这些年来没有其它嗜好。就是喝点茶。礼轻情意重,略表学子的一片诚心。看望这位可亲可敬的退休启蒙老师,见面后,双方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悲喜交加,师生终于见面了。学生老了,老师也老了,鬓发灰白,但精神很好。毕竟已38年没见面了。当我们叙述完各自工作、学习的情况后,话语转到我们饶阳店中学三班的学生中,70多岁的老师竟能叫出我们班十几个人的名子,记忆不减当年。我向他介绍同学的近况:“班里47名同学,毕业后通过各种渠道,有25名参加了工作,20多人进入了大专院校。15名在领导岗位上。专家、高工好几位,在农村的也有几位当了老板,有了自己的厂房和商店,发展的相当好。在文坛上活跃着几位,在不同的刊物和报纸上叙述着旧事,您的学生桃李满天下。”老师知道情况后,非常高兴,在文革期间的农村中学里实属不易,是你们多年的努力。是啊,更是启蒙老师多年的教诲和启蒙。
随着时代的大潮,享乐和浮躁主义的滋生,大多师范生不愿去乡村任教。孩子独生子女多,意志薄弱,也吃不了苦,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矛盾不断。我常常庆幸自己在青少年的乡村学校遇上好老师,真的想说一声“王振瑞老师,您辛苦了!”我和所有您教过的学生,会一生记住您,尊敬您!常回家看看您!
【回忆70年代的老师】相关文章:
上一篇 : 深山里的三尺讲台 乡村教 下一篇 : 70年代的教师“饿着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