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简介

1982年9月—1987年7月,白城市明仁小学; 1987年9月—1990年7月,白城市第三中学; 1990年9月—1993年7月,白城市第一中学; 1993年9月—1997年7月,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系; 2000年9月—2003年6月,辽宁师范大学城环学院(研究生)。 工作经历 1997年7月—2000年9月,白城师范学院地理专业; 2003年6月—现 在,白城师范学院地理系; 社会兼职 2004年2月,加入中国地理学会,并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 学术专长 区域经济及可持续发展,课程开发与素质教育 教学工作 1997—1998(1):《地球概论》(92.18学时),地理教育专业95级70人; 1997—1998(2):《环境保护》(92.18学时),地理教育专业96级69人; 1998—1999(1):《地球概论》(92.18学时),地理教育专业98级39人; 1998—1999(2):《中国地理》(92.18学时),地理教育专业96级69人; 1999—2000(1):《地球概论》(92.18学时),地理教育专业99级40人; 1999—2000(2):《环境保护》(92.18学时),地理教育专业97级50人; 2003—2004(1):《环境保护》(54.4学时),地理教育专业01级7人; 2003—2004(2):《区域经济地理》(105.1学时),地理教育专业01级7人; 2004—2005(1):《区域经济地理》(134.08学时),地理教育专业02级、03级96人; 2004—2005(2):《环境学基础》(65.2学时),地理教育专业02级34人; 2005—2006(1):《数学地球与地理信息系统》(93.72学时),公选课55人; 2005—2006(2):《区域经济地理、环境学基础》(92.18学时),地理教育专业03级、04级98人; 2006—2007(1):《环境学基础、数学地球与地理信息系统》(92.18学时),地理科学专业04级73人、公选课30人; 2006—2007(2):《区域经济地理、环境学基础》(92.18学时),地理科学专业04级73人,地理教育专业04级36人。 教学测评 2003—2004学年:良好; 2004—2005学年:优秀; 2005—2006学年:良好。 科研工作 1、2000年—2003年,参加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我国海洋产业高技术化瓶颈与对策研究”; 2、2000年—2003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沿海地区海陆经济一体化背景、机理和典型地区调控研究”; 3、2005年—2007年,主持了省教育厅的“基于GIS的白城市投资环境研究”; 4、1997年—1999年,参加了省教委的“学科微格教学的实验研究与推广应用”的研究工作; 5、2000年—2003年,参加了省教育厅的“白城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6、2004年—2006年,参加了省教育厅的 “GIS支持下土地盐碱化动态预测研究”; 7、2005年—2007年,参加了省教育厅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背景下的东北西部资源、环境、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8、2005年—2006年,参加了省教育厅的“高校人文精神缺失与重建问题研究” 9、2006年—2008年,参加了省教育厅的“吉林西部公众生态环境教育研究”; 10、2003年—2006年,主持了白城师范学院的“基于GIS的白城市投资环境研究”; 11、2003年—2006年,主持了白城师范学院教研课题“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12、2002年—2005年,参加了白城师范学院研究课题“白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13、2005年—2007年,参加了白城师范学院研究课题“白城市经济现代化的思路与对策” 14、2002年—2005年,参加了白城师范学院研究课题“白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15、2003年—2006年,参加了白城师范学院研究课题“白城市植物资源网建设研究” 16、2005年—2007年,参加了白城师范学院研究课题“如何实现振兴东北与东北亚区域的经济互动” 17、2005年—2007年,参加了白城师范学院研究课题“白城市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18、2005年—2007年,参加了白城师范学院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9、2005年—2007年,参加了白城师范学院的“地理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教学模式研究” 学术论文 1、《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我》,2001年5月在“辽师大学报”上发表; 2、《港口功能浅议》,在2001年9月在 “山东师大学报”上发表; 3、《中国黄海沿岸地区工业废水及其统计解释》,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 4、《我国海洋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分析》,2003年6月在“白城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 5、《营口市海水浴场资源环境容量分析》,2004年7月在“海洋开发与管理”上发表; 6、《大连市观光农业发展分析》,2004年10月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 7、《基于GIS的辽河三角洲海平面上升风险损失评估》,2004年12月在“地理研究”上发表; 8、《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2004年12月在“辽宁师专学报”上发表; 9、《基于GIS的辽河三角洲潜在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2005年1月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 10、《基于GIS的盘锦市潜在海平面上升风险性分析》,2005年2月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 11、《运用“三轴图”法进行白城市产业结构分析》,2005年2月在“白城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 12、《运用恩格尔系数系数分析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2005年4月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 13、《关于省级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2005年4月在“当代生态农业”上发表; 14、《白城市居民贫富差距分析与对策》,2005年2月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 15、“《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地理创新人才培养”,2005年2月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发表; 16、《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2005年10月在“吉林日报·吉林论坛”上发表; 17、《基于GIS的白城市投资环境研究》,2005年4月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 学术专著 1、《中国海洋产业高技术化对策研究》,海洋出版社,2003.5; 2、《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研究》,海洋出版社,2004.6; 3、《开发区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4; 4、《学科微格教学教程》(地理卷),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6; 学术讲座 1、2005年4月,在7教3楼大教室以“数字地球与绿色发展战略”为题进行了学术讲座,参加人数约为200人; 2、2006年12月,在6教502室以“改善投资环境,促使人人受益”为题进行了学术讲座,参加人数约为100人; 获奖情况 1、1999年获院级“优秀教学文件”; 2、2004年获院级“先进工作者”; 3、2005年被评为院级青年拔尖人才; 4、2005年获院级“科研先进个人”; 5、2005年获院级“教学新秀”; 6、2006年被评为“2006年度大连市科学著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