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学校网> 名师列表> 张仁善

名师简介

张仁善老师

张仁善

所属大学: 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 法学院

主授课程: 暂无内容

教学风格: 暂无张仁善的教学风格

个人简介

1964年生,江苏东台人,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法律评论》主编;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会党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法律史;法律社会史;法律文化;司法制度与司法文化;有组织犯罪与防控;经济法律史与经济法律文化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承担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 获奖情况 1、2003年获江苏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2、2006年获江苏省高校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3、2001年获中国法律史学会2000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4、2002年获南京大学第三届哲学社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被评为“2004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 6、2008年被评为南京大学法学院年度优秀教师。 7、2008年11,获第一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8年11月15日,由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中国法律史学会、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定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8、2008年,12月,获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培养教育十周年“优秀教书育人奖”。 主要学术著作: 专著: 1、《礼·法·社会——清代法律转型与社会变迁》,26.5万字,天津古籍出版社01年8月出版。 2、《司法腐败与社会失控:1928~~1949》,34.4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3、《1949中国社会》,31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4、《法律社会史的视野》,35.5万字, 法律出版社2007年出版。 5、《当代中国黑帮》,26万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6、《中国古代民间娱乐》,12万字,商务印书馆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出版;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出版。 主编: 7、主编《王宠惠法学文集》,74.9万字,法律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8、 主编《全球化视野下的法治与人权》,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9主编《全球化视野下的法治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主要论文: 《五十年一场“立法秀”——近代中国司法主权的收复与法律创制》,《政法论坛》2009年第2期。 《寻求法律与社会的平衡——论民国时期亲属法、继承法对家族制度的变革》,《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法律研究回顾与展望》,张仁善、李文军,《中国法学》“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法学研究回顾与展望”专刊,《中国法学》2008年12月特刊。 《近世中国法坛第一人——王宠惠》,载《王宠惠法学文集·序》,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反思与启示——检察岁月1950~1978》,张仁善,《清风苑》2008年第1期。 《论传统中国的“性情司法”及其实际效应》,《法学家》2008年第6期。 《从司法主体性情取向的养成看中国古代法律预期的不确定性》,载曾宪义主编《法律文化研究》第四辑(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近世中国法坛第一人——王宠惠》,载《王宠惠法学文集·序》,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清末官僚法律心理的演变与传统礼法制度的消亡》,张仁善,《史学集刊》200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1年第4期全文转载。 《中国法律社会史的理论视野》,张仁善,《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春季号。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腐败的防治机制的功能障碍及负面效应》,张仁善,《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司法行政权的无限扩大与司法权的相对缩小——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行政部》,张仁善,《民国档案》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 《司法腐败与社会失控——以南京国民政府后期为个案》,张仁善,《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3年第9期全文转载。 《建国前后党和政府妥善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措施及经验启示》,张仁善,《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 《国民党政府〈出版法〉的滥施及其负面效应》,张仁善,《民国档案》2000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2期“重点论著”摘要。 《略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经费的策划管理对司法改革的影响》,张仁善,《法学评论》2003年第5期。 《清朝前期“律”和“例”维护父权效用之考察》,张仁善,《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春季号。 《当代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生成的社会机制》,张仁善,《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一种法律社会史视角的考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界不良社会关系剖析》,张仁善,《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春季号。 《论司法官的生活待遇与品行操守——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例》,张仁善,《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春季号。 《1949年前后中共新闻政策极其历史效应》,张仁善,(香港)《二十一世纪》2001年6月号。 《传统中国社会司法腐败深层次原因之考察》,《法治时代》2003年秋季号。 《要“严打”,也要“常打”》,张仁善,《法学天地》2001年第6期。 《王宠惠——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大法官》,张仁善,《法学天地》2002年第4期。 《民国司法部的“不倒翁”——谢冠生》,张仁善,《法学天地》2002年第6期。 《农村基层权力的异化与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关系剖析》,张仁善,《政法学刊》2001年第2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级司法体制改革及其流弊》,张仁善,《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清末司法主体“有法不依”的行为趋向与传统礼法体系的消亡——兼谈“ 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张仁善,《法律史论丛》第7辑,重庆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清朝宫廷乐舞及其政治、社会和文化意味》,张仁善,《明清人口婚姻家族史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杨兆龙营救中共“政治犯”始末》,邵小波、张仁善,《法治时代》2002年第11期。 《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论纲》,《我看中国秘密社会》,张仁善,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蔡少卿先生与中国黑社会研究》,《我看中国秘密社会》,张仁善,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当代青少年结帮犯罪的现象、原因及防治对策》,张仁善,《青少年犯罪研究》2000年第5期。 《一个旧中国“自由主义者”的法治心路——试论储安平的法治观》,张仁善,《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改进大学法律教育理念述评——兼谈目前我国大学法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张仁善,《高教研究与探索》2003年第1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腐败的防治机制及其功能效应》,张仁善,《法律史论丛》第9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出版。 《防治“黑色童子军”》,张仁善,《华夏WATCH》2001年6月号。 《蒯知县巧断情感案》,张仁善,《人民法院报》2003年11月24日,B2版。 《为报乌纱帽,昧心造冤案》,《人民法院报》2003年12月22日,B2版。 《尴尬的“民间律师”》,《人民法院报》2004年3月24日B3版。 《国民政府时期司法独立的理论创意、制度构建与实践障碍》,《法律史研究》第1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出版 《近代中、德等国法院体制与法官资格、待遇及社会地位之比较》,《中德法学论坛》第3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论中国近代司法文化发展的多层面冲突》,张仁善,《法学家》2005年第2期。 《论中国近代司法文化发展的多层面冲突》,张仁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著精华》2005年第5期转摘。 《汉武帝的法律地位》,张仁善,《人民法院报》2005年1月31日。 《可持续发展与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剖析及其处遇》,张仁善,《可持续发展与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其处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青少年犯罪研究会2005年8月出版。 《论近代中国法律精英的法治理想》,张仁善,《河南政法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律史学》2006年5期转载。 《传统中国法律人社会角色及功能定位》 张仁善,《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 2期 《尚未破解的“礼法之争”之谜》,《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百年中国司法权体系的发展进程及现实反思》,《河南政法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律史学》2007年第10期转载。 《“魏晋风度”与礼法之争》,《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号。 《国民政府时期诉讼迟延问题剖析》,《法律文化研究》第一辑(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清代礼制与生活方式》,《文史知识》1989年第1期。? 《论乾隆的等级伦理观及其维护等级伦理的措施》,《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3期。?《清代礼制对本朝前期社会生活的影响》,《南开学报》1990年第1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90年第4期转载。? 《心态演变与社会变迁——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文化透视》,《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论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生活的反礼法趋势》,《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 《康熙朝“明珠案”与“治河案”的关系》,《南开学报》1992年第3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2年第9期转载。 《清代官员相见礼仪述评》,《文史杂志》1993年第4期。? 《清末礼法分离的社会动因文化动因新探》,《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6年第1期全文转载 《中国历史骨架的再现——评〈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史学集刊》1995年第3期。 《古代“藏钩”游戏的几种形式》,《文史知识》1995年第9期。 《心态演变与清末法制近代化》(摘要),《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9年版。 《清末司法主体“有法不依”的行为趋向与传统礼法体系的消亡——兼谈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中国法律史论丛》,重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近代中国的海权与主权》,《文史杂志》1990年第4期。 《近代中国海防的形成与发展》(合著),《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近代中国海权意识淡薄的历史反思》,《解放军报》1990年9月14日,第3版。《甲午海战与中国近代海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0年第10期转载。 《简析近代中国海防实践失败的原因》,《历史教学》1993年第3期。 通联:南京大学法学院 ,210093;zhangrenshan@yahoo.com.cn 1964年生,江苏东台人,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法律评论》主编;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会党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法律史;法律社会史;法律文化;司法制度与司法文化;有组织犯罪与防控;经济法律史与经济法律文化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承担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 获奖情况 1、2003年获江苏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2、2006年获江苏省高校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3、2001年获中国法律史学会2000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4、2002年获南京大学第三届哲学社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被评为“2004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 6、2008年被评为南京大学法学院年度优秀教师。 7、2008年11,获第一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8年11月15日,由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中国法律史学会、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定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8、2008年,12月,获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培养教育十周年“优秀教书育人奖”。 主要学术著作: 专著: 1、《礼·法·社会——清代法律转型与社会变迁》,26.5万字,天津古籍出版社01年8月出版。 2、《司法腐败与社会失控:1928~~1949》,34.4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3、《1949中国社会》,31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4、《法律社会史的视野》,35.5万字, 法律出版社2007年出版。 5、《当代中国黑帮》,26万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6、《中国古代民间娱乐》,12万字,商务印书馆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出版;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出版。 主编: 7、主编《王宠惠法学文集》,74.9万字,法律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8、 主编《全球化视野下的法治与人权》,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9主编《全球化视野下的法治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主要论文: 《五十年一场“立法秀”——近代中国司法主权的收复与法律创制》,《政法论坛》2009年第2期。 《寻求法律与社会的平衡——论民国时期亲属法、继承法对家族制度的变革》,《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法律研究回顾与展望》,张仁善、李文军,《中国法学》“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法学研究回顾与展望”专刊,《中国法学》2008年12月特刊。 《近世中国法坛第一人——王宠惠》,载《王宠惠法学文集·序》,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反思与启示——检察岁月1950~1978》,张仁善,《清风苑》2008年第1期。 《论传统中国的“性情司法”及其实际效应》,《法学家》2008年第6期。 《从司法主体性情取向的养成看中国古代法律预期的不确定性》,载曾宪义主编《法律文化研究》第四辑(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近世中国法坛第一人——王宠惠》,载《王宠惠法学文集·序》,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清末官僚法律心理的演变与传统礼法制度的消亡》,张仁善,《史学集刊》200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1年第4期全文转载。 《中国法律社会史的理论视野》,张仁善,《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春季号。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腐败的防治机制的功能障碍及负面效应》,张仁善,《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司法行政权的无限扩大与司法权的相对缩小——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行政部》,张仁善,《民国档案》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 《司法腐败与社会失控——以南京国民政府后期为个案》,张仁善,《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3年第9期全文转载。 《建国前后党和政府妥善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措施及经验启示》,张仁善,《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 《国民党政府〈出版法〉的滥施及其负面效应》,张仁善,《民国档案》2000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2期“重点论著”摘要。 《略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经费的策划管理对司法改革的影响》,张仁善,《法学评论》2003年第5期。 《清朝前期“律”和“例”维护父权效用之考察》,张仁善,《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春季号。 《当代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生成的社会机制》,张仁善,《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一种法律社会史视角的考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界不良社会关系剖析》,张仁善,《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春季号。 《论司法官的生活待遇与品行操守——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例》,张仁善,《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春季号。 《1949年前后中共新闻政策极其历史效应》,张仁善,(香港)《二十一世纪》2001年6月号。 《传统中国社会司法腐败深层次原因之考察》,《法治时代》2003年秋季号。 《要“严打”,也要“常打”》,张仁善,《法学天地》2001年第6期。 《王宠惠——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大法官》,张仁善,《法学天地》2002年第4期。 《民国司法部的“不倒翁”——谢冠生》,张仁善,《法学天地》2002年第6期。 《农村基层权力的异化与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关系剖析》,张仁善,《政法学刊》2001年第2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级司法体制改革及其流弊》,张仁善,《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清末司法主体“有法不依”的行为趋向与传统礼法体系的消亡——兼谈“ 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张仁善,《法律史论丛》第7辑,重庆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清朝宫廷乐舞及其政治、社会和文化意味》,张仁善,《明清人口婚姻家族史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杨兆龙营救中共“政治犯”始末》,邵小波、张仁善,《法治时代》2002年第11期。 《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论纲》,《我看中国秘密社会》,张仁善,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蔡少卿先生与中国黑社会研究》,《我看中国秘密社会》,张仁善,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当代青少年结帮犯罪的现象、原因及防治对策》,张仁善,《青少年犯罪研究》2000年第5期。 《一个旧中国“自由主义者”的法治心路——试论储安平的法治观》,张仁善,《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改进大学法律教育理念述评——兼谈目前我国大学法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张仁善,《高教研究与探索》2003年第1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腐败的防治机制及其功能效应》,张仁善,《法律史论丛》第9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出版。 《防治“黑色童子军”》,张仁善,《华夏WATCH》2001年6月号。 《蒯知县巧断情感案》,张仁善,《人民法院报》2003年11月24日,B2版。 《为报乌纱帽,昧心造冤案》,《人民法院报》2003年12月22日,B2版。 《尴尬的“民间律师”》,《人民法院报》2004年3月24日B3版。 《国民政府时期司法独立的理论创意、制度构建与实践障碍》,《法律史研究》第1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出版 《近代中、德等国法院体制与法官资格、待遇及社会地位之比较》,《中德法学论坛》第3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论中国近代司法文化发展的多层面冲突》,张仁善,《法学家》2005年第2期。 《论中国近代司法文化发展的多层面冲突》,张仁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著精华》2005年第5期转摘。 《汉武帝的法律地位》,张仁善,《人民法院报》2005年1月31日。 《可持续发展与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剖析及其处遇》,张仁善,《可持续发展与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其处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青少年犯罪研究会2005年8月出版。 《论近代中国法律精英的法治理想》,张仁善,《河南政法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律史学》2006年5期转载。 《传统中国法律人社会角色及功能定位》 张仁善,《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 2期 《尚未破解的“礼法之争”之谜》,《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百年中国司法权体系的发展进程及现实反思》,《河南政法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律史学》2007年第10期转载。 《“魏晋风度”与礼法之争》,《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春季号。 《国民政府时期诉讼迟延问题剖析》,《法律文化研究》第一辑(20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清代礼制与生活方式》,《文史知识》1989年第1期。? 《论乾隆的等级伦理观及其维护等级伦理的措施》,《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3期。?《清代礼制对本朝前期社会生活的影响》,《南开学报》1990年第1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90年第4期转载。? 《心态演变与社会变迁——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文化透视》,《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论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生活的反礼法趋势》,《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 《康熙朝“明珠案”与“治河案”的关系》,《南开学报》1992年第3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2年第9期转载。 《清代官员相见礼仪述评》,《文史杂志》1993年第4期。? 《清末礼法分离的社会动因文化动因新探》,《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6年第1期全文转载 《中国历史骨架的再现——评〈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史学集刊》1995年第3期。 《古代“藏钩”游戏的几种形式》,《文史知识》1995年第9期。 《心态演变与清末法制近代化》(摘要),《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9年版。 《清末司法主体“有法不依”的行为趋向与传统礼法体系的消亡——兼谈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中国法律史论丛》,重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近代中国的海权与主权》,《文史杂志》1990年第4期。 《近代中国海防的形成与发展》(合著),《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近代中国海权意识淡薄的历史反思》,《解放军报》1990年9月14日,第3版。《甲午海战与中国近代海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0年第10期转载。 《简析近代中国海防实践失败的原因》,《历史教学》1993年第3期。 通联:南京大学法学院 ,210093;zhangrenshan@yahoo.com.cn

同校名师
  • 沈厚才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工程管理学院

  • 贾叙东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 陈建群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 李斌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法学院

  • 肖泽晟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法学院

  • 汪萍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法学院

  • 高波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商学院

一对一辅导更多>>
热门名师
  • 黄予所属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 吴开琪所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
  • 欧阳恕所属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杨克斯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杨梅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文衍宣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范基骏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苏朗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李俚所属大学: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