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简介

孙和平,男,1954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99年1月浙江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91-1995年瑞士伯尔尼大学哲学-历史系留学进修,同时,获德国歌德学院德语文凭;2003-2004年浙江大学哲学系STS中心高级访问学者。现为湖州师院教授,社科部专职教师,浙江省哲学学会会员、湖州市哲学学会副会长。 在教学方面,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选读和科技哲学等课程的讲授,教学态度严谨,教学效果优良,在教学质量综合测评中多次被评为优秀,得到同行和同学们的好评。 在科研方面,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原理和科技哲学。已完成的论文有:《论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完整理解》(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高教研究》1996年第1期);《诺思关于技术与经济结构变迁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高等教育论丛?社科卷1997年第4辑);《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实践概念的教学改进----兼与现行教材《原理》作者商榷》(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教育与研究文选》全文收录);《论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原初领域》(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1999年第8期全文收录);《克里普克可能世界语义学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必然判断用法》(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钱威主编教材《高师素质教育引论?第一章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社会主义的目的、自觉意识和主体性 》(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5期)等。最近刚完成浙江省教育厅课题《主体间性问题及科学与道德关系研究》,写成专著《科学与道德关系的先验阐释》,并得到浙江省社联省级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已由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主要获奖成果:2002年9月获得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00年10月获得湖州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2003年9月获得湖州市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1年1月获得湖州师院优秀科研奖三等奖;2001年6月获得湖州市哲学学会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