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简介

孙德玉,男,45岁,教授,在职博士。 研究领域和方向:中国教育发展史,基础教育改革等。 个人简历:1986年学士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1989年硕士毕业于安徽师大教育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讲授课程:中国教育史,基础教育改革等。 获奖情况:①《中国教育思想史》(参撰)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1996年);②《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参撰)获教育部“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年);③获教育部、全国妇联颁发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荣誉称号(2001年);④获省教育厅颁发的“安徽省家庭教育十佳园丁”(2001年);⑤安徽师范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2001年);⑥中共安徽师范大学优秀党员(2001年)。 承担课题:①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安徽教育史》课题研究(2003);②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改革高师教学模式 着力培养创新人才》(2004);③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推进策略研究》(2006);④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考试科学研究专设课题”《我国考试的历史功能及其现代转换研究》(2006)。 主要论文、著作: ①试论先秦儒家教育的优良传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9,2。 ②问题行为与家庭教育[J],中华家教,1999,6。 ③孟子的人才观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1。 ○4家庭教育中的传统美德[J],中华家教,2000,6 ⑤试论雷沛鸿教育思想的中国特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3。 ⑥初中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2,6。 ⑦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台湾家庭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3。 ⑧改革高师传统教学模式大力培养优质创新人才[J],今日中国教研,2004,7。 ⑨新课程呼唤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J],安徽师大学报,2005,4。 ⑩简论教育史研究的现实意义及其实现,全国教育史研究文集,2005。 ○11魏晋南北朝博士职责、考选及其变异论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年第1期。 ○12我国现行高师教学模式:问题与对策,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5期。 ○13我国传统家庭幼儿教育方式论略,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6期。 ○14教坛古今[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家庭心理教育指导[M](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 ○16课程与教学论[M](副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17安徽教育史[M](古代部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18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M](编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联系方式:电话:0553-3814406(宅) E-mail:sundy@mail.ah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