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学校网> 名师列表> 李惠光

名师简介

李惠光老师

李惠光

所属大学: 燕山大学

所属院系: 研究生院

主授课程: 暂无内容

教学风格: 暂无李惠光的教学风格

个人简介

姓 名:李惠光 (男) 民 族:汉族 出生年月:1947.10.25 政治面貌: 所属单位:自动化系 现有职称:教授 最高学历:硕士 导师身份: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东北重型机械学院 毕业时间:1982.1 个人主页: 更新日期:2008-12-25 人生格言: 详细信息 教学信息: 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以来,主要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的本科生课程为《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反馈控制理论》、《微型计算机原理》等,硕士研究生课程为《线性系统理论》《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 博士研究生课程为《采样控制系统理论》《模式识别控制专题》等. 科研信息: 学科及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视觉伺服与控制,采样系统理论,冶金自动化,微机控制系统,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工业网络控制系统等。 科研项目信息: 一、科研项目获奖及专利情况 1、《武钢20辊轧机板形仪及工业实验研究》 电气负责人 机械部、冶金部联合鉴定 93年12月 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1等奖 2、《30A(HY-2导弹)发射架数字随动系统》 分课题负责人 海军装备部鉴定 96年 8月 获全军科技进步2等奖 3、《邦迪管镀锌喷塑自动化连续生产线电控系统》 (北京天桥精密钢管公司)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子课题) 99年7月国家机械局鉴定,2000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2等奖,负责人 4、铸铝及高强度铝合金表面强化工艺技术与设备,教育部科技进步2等奖2005.1电气负责人, 5.铝质材料表面微弧陶瓷化技术与设备,河北省科技进步3等奖,2005.1电气负责人, 6.专利:磁弹变压器式冷轧带材板形仪(申请专利号CN95213883.2) 二、主要科研项目简介 ● 机器视觉及工业控制研究 该类系统包括:工业镜头、镜头控制、图象信号采集、数据处理、被控物体模式识别、图象存储、电视墙显示、图象网络传输、图象视觉伺服控制、远程监控、机器手控制等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机械手视觉伺服控制,工业视觉监控系统,平板玻璃质量在线检测等。 * 河北省自然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新的立体视觉模型的视觉伺服控制研究 ● 对冷带钢轧机的板形板厚及轧机控制方面的研究。 1.“板带轧机的板形控制”包括,板形检测辊,板形设定及监控,对象建模,倾辊控制,板形冷却控制,弯辊控制等诸多方面研究课题。作为计算机系统负责人,负责研究的国家经委重点攻关课题——《20辊森吉尔轧机板形以及工业试验研究》是当年国家领导人方毅在武钢参观时提出的,为国内首家将板形仪应用于工业现场的研究成果,荣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板带轧机的高精度板厚控制”包括,板厚检测,板后设定,辊缝闭环控制,压力闭环控制,多变量纯滞后闭环控制等诸多方面研究课题。其中《400HCW形精密冷轧带钢轧机液压IGC系统》课题的研究成果,是国内首家在工业现场(呼兰带钢厂),实现达±5um的高精度板厚控制,该项技术先后被呼兰带钢厂、攀枝花钢厂采用,创年效益100余万元; 3.超导线轧制机组电控 自行设计研制的超导线轧制机组,为西安有色金属研究院研制的超导线轧制机组是轧制超导线的专用设备。该设备为可逆轧机,具有厚度控制、微张力控制、卷曲控制、自动卷曲排线控制等功能。 4.邦迪管电气控制系统, 为西安带钢厂研制的邦迪管系统,包括:卷曲成形机组,加热炉,焊接炉,剪切,包装等环节。 ● 数控车床研制及数控理论研究。 5.数控车床涉及到信号检测、计算机控制、自动控制系统、机械加工原理、数控差补理论等诸多方面研究领域。1988年我校承担了为美国D&H公司研制H-105数控车床的任务。作为电气系统的总负责人,在无任何图纸和资料的情况下,带领研究生,将一台意大利产数控车床的全部电气和计算机系统彻底研究清楚,绘出全套电气图纸,花费半年时间将64K机器码的计算机软件全部解开,成功的研制出H-105数控机床,创外汇10万美元。 ● 机械系统综合自动化研究的应用: 机械综合自动化是信号检测、计算机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原理、重型机械加工原理等诸多方面研究领域的技术水平的综合应用。包括:工业信号检测、交直流电机的控制、液压与气动控制,采用PLC、变频器、运动控制器的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等。 6.1994年为海军某部研制的《30A导弹发射架数字随动系统》中,承担其中的计算机控制部分的研制,代替原来的Г-Д机组,成功的将《卡尔曼滤波器》应用于角位移检测系统中,海军采用了20套该系统,将我国现有的部队装备全部更新。该成果获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7.自主设计并制造完成的《双层卷焊管镀锌喷塑自动化连续生产线电控系统》是国家火炬项目(编号:96D231D6006)。2000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具有以下几个研究内容:喷塑部分预热环节的微机模糊控制,采用微机控制直接加热方式。20米固化炉多变量温度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多变量解耦控制技术。为了保证了喷塑环节的产品质量,生产线前半部为热浸镀锌环节,采用微张力控制。后半部为喷塑阶段,采用恒张力控制,预热环节的微机控制。 ● 工业网络控制系统: 该类系统由现场总线为主的工业集散控制网络组成,计算机监控部分一般由组态软件完成,现场部分由控制模块、PLC控制器、嵌入式现场控制器等组成,由电缆或光缆网络传输组成的局域网控制系统。 8.为大庆石化研究院的《三立升加氢装置控制系统开发》系统,采用控制模块的集散网络控制系统,系统包括:反应器1,反应器2,稳定塔,常压塔,减压塔等5个反应塔组成,系统包括大量的温度、压力、流量等过程控制系统,有大屏幕显示的计算机系统完成监控任务。 9.秦皇岛鹏泰面粉厂5000吨小麦塔楼plc控制系统安装工程。系统包括:火车卸粮,汽车卸粮,地下传输,8层塔楼小麦加工处理与控制,12个500吨筒仓控制等。 ● 材料加工处理电控系统 10,与材料学院合作,完成的《铸铝及高强度铝合金表面强化工艺技术与设备》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2等奖。该设备主要用于发动机汽缸内表面及其它铝合金表面的强化工艺可大大提高耐磨度及美化性能。 论文发表情况: 一.2008-2002年SCI,EI检索文章: 1. A new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fast algorithm with rational dilation factor Li, Hui-Guang (Institute of Electric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Li, Yan; Sun, Chang-Pin; Li, Xiao-Li Sour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velets, Multiresolu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v 6, n 4, July, 2008, p 609-616 2. New multiscale edge detection method for noise image based on variogram function Li, Hui-Guang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Sun, Chang-Ping Source: Guangdian Gongcheng/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v 34, n 9, September, 2007, p 108-114+128 3. Uncalibrated visual servoing of robots with new image Jacobian estimation method Wu, Bo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Li, Hui-Guang Source: Xitong Fangzhen Xuebao /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v 20, n 14, Jul 20, 2008, p 3767-3771 4. Image-based direct visual servo controller design and simulation Wu, Bo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Li, Hui-Guang Source: Xitong Fangzhen Xuebao /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v 19, n 22, Nov 20, 2007, p 5214-5218+5221 5. A new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fast algorithm with rational dilation factor Li, Hui-Guang (Institute of Electric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Sun, Chang-Ping; Li, Yang; Li, Xiao-Li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velet Analysis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ICWAPR ?, v 4,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velet Analysis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ICWAPR ?, 2008, p 1600-1603 6. Optimization for visual servoing with depth adaptation Wu, Bo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Li, Hui-Guang; Xu, Peng Source: Kongzhi Lilun Yu Yinyong/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v 25, n 1, February, 2008, p 66-70 7. Delay-idependent asymptotic stability of cellular neural networks with time varying delay Zhang, Jianhua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Li, Huiguang; Guan, Xinping; Wu, Xueli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WCICA), Proceedings of the 7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WCICA?, 2008, p 2890-2893 8. Nonlinear system identification with delayed neural network Zhang, Jianhua (Yanshan University); Li, Huiguang; Wu, Xueli; Guan, Xinping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27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CCC, Proceedings of the 27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CCC, 2008, p 717-720 9. Twi-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efficiency improvement in variable speed small wind turbine systems Yang, Guoliang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Yan Shan); Li, Huiguang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ICMA 2007,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ICMA 2007, 2007, p 3717-3723 10. Adaptive control of BLDCM with torque observer Yang, Guoliang (Yanshan University); Li, Huiguang Source: Diangong Jishu Xuebao/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v 22, n SUPPL. 1, December, 2007, p 153-157 11.A class of nonlinear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exact T-S model Chang, Ling-Fang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Li, Hui-Guang Source: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ICMLC 2005,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ICMLC 2005, 2005, p 808-812 12.Enhancement of image based on Otsu and modified PCNN Li, Guo-You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Li, Hui-Guang; Wu, Ti-Hua Source: Xitong Fangzhen Xuebao /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v 17, n 6, June, 2005, p 1370-1372 13. Applications of PCNN and Otsu theories for image enhancement Li, Guo-You (Rolling Mill Res. Inst., Yanshan Univ.); Li, Hui-Guang; Wu, Ti-Hua; Dong, Min Source: Guangdianzi Jiguang/Journal of Optoelectronics Laser, v 16, n 3, March, 2005, p 358-362 14. Adaptive synchronization with nonlinear input Zhang, Xin-Ying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Guan, Xin-Ping; Li, Hui-Guang Source: Chinese Physics, v 14, n 2, February, 2005, p 279-284 15. New method of pattern recognition based on optimized RBF neural networks Li, Guo-You (Yanshan University); Yao, Lei; Li, Hui-Guang; Wu, Ti-Hua Source: Xitong Fangzhen Xuebao /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v 18, n 1, January, 2006, p 181-184 16. The image enhancement based on modified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 and genetic algorithm Li, Guo-You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Li, Hui-Guang; Wu, Ti-Hua Source: Journal of Test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v 19, n 3, 2005, p 304-309 17. Method for edge detection based on improved general fuzzy operator by Otsu Li, Guo-You (Yanshan Univ.); Li, Hui-Guang; Dong, Min; Wu, Ti-Hua Source: Guangdian Gongcheng/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v 32, n 2, February, 2005, p 80-83 18. Optimal control law of robot based on delta operator in visual servoing Li, Hui-Guang (College of Electric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Zhu, Xu-Dong; Wang, Ping-Shun Source: Proceedings of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v 1, Proceedings of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2004, p 533-537 19. H infinity state feedback controller design using δ operator based on LMI Li, Hui-Guang (Inst. of Elec. Eng., Yanshan Univ.); Wu, Bo; Yang, Chen-Ying; Guan, Xin-Ping Source: Kongzhi yu Juece/Control and Decision, v 16, n SUPPL., November, 2001, p 775-778 20. An application of pattern recognition based on optimized RBF-DDA neural networks Li, Guoyou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Li, Huiguang; Dong, Min; Sun, Changping; Wu, Tihua Source: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 3610, n PART I, Advances in Natural Computation: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CNC 2005. Proceedings, 2005, p 397-404 21. Adaptive synchronization of a class of chaotic systems via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Li, Huiguang (Ins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 Zhang, Xinying; Guan, Xinping Sourc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v 16, n 4, December, 2005, p 858-861+865 22. Study on sampling of continuous linear system based on generalized Fourier transform Li, Huiguang (Yanshan University) Source: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 5253,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2003, p 197-206 23. Feature extraction of printed characters and recognition of directional wavelet Li, Huiguang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Postgraduate); Wang, Jian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 3, 2002, p 3/921-3/925 24. Criterion for stable limiting zeros of sampled system with time delay Li, Huiguang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Wang, Jinqing; Xu, Yixiao Source: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WCICA), v 1, 2002, p 189-193 二.部分中文期刊文章 序号 篇名 作者 刊名 年/期 1.具有一种新的图像雅可比矩阵估计方法的无定标视觉伺服(英文)武波 李惠光 系统仿真学报 2008/14 2.基于BEMD和自适应阈值的多尺度边缘检测. 李惠光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8/06 3.动态环境下基于人工势场的足球机器人路径规划 李惠光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08/05 4.一种手眼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方法的设计 邹立颖 李惠光 电子技术 2008/05 5.具有深度自适应估计的视觉伺服优化 武波 李惠光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8/01 6.δ算子方法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薛雅丽 李惠光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08/01 7.基于优化RBF-DDA神经网络的摄像机标定 李国友 李惠光 计算机工程 2007/24 8.基于小波和模糊集的多尺度边缘检测算法 李惠光等 控制工程 2007/S3 9.基于PSO和M-S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 李惠光等 控制工程 2007/06 10。基于图像的直接视觉伺服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武波 李惠光 系统仿真学报 2007/22 11.基于变差函数的噪声图像的多尺度边缘检测 李惠光孙昌平 光电工程 2007/09 12.平面机器人的视觉伺服H_∞跟踪误差补偿控制 武波李惠光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7/04 13。基于弹性交互作用和非线性扩散的水平集方法 李惠光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21 14。基于LS7262的无刷直流风机的设计 杨国良李惠光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07/07 15。具有变结构控制器的无定标视觉伺服 李惠光等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7/06 16。改进的Otsu理论在图像阈值选取中的应用 李惠光等 计算机仿真 2007/04 17。一种基于颜色信息的足球机器人目标搜索方法 李惠光等 计算机仿真 2007/03 18。具有深度自适应估计的视觉伺服变结构控制 武波李惠光 机床与液压 2007/04 19。一种基于模型的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常玲芳李惠光 微计算机信息 2007/06 20。网络控制中基于FSMC观测器的时延补偿 刘建涛李惠光 控制工程 2006/06 21。基于Hough变换的字符模式识别新方法 姚磊李惠光 计量技术 2006/10 22。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无源化设计 武波李惠光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6/05 23。随机最优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设计 常玲芳李惠光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6/04 24。基于改进的阶次规正不变矩小目标识别新方法 李惠光等 计算机仿真 2006/01 25。基于Fuzzy的隐马尔可夫模型主动轮廓线模型 李惠光等 测试技术学报 2006/02 26。基于优化的RBF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新方法 李国友李惠光 系统仿真学报 2006/01 27。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图像增强 李国友李惠光 测试技术学报 2005/03 28。PROFIBUS总线在翻车机卸车系统上的应用 李惠光等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29。改进的PCNN与Otsu的图像增强方法研究 李国友李惠光 系统仿真学报 2005/06 30。PCNN和Otsu理论在图像增强中的应用 李国友李惠光 光电子.激光 2005/03 31。应用Otsu改进广义模糊算子的边缘检测新方法 李国友李惠光 光电工程 2005/02 32。给煤机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国友李惠光 机电工程技术 2004/10 33。远程监控新型电焊排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国友李惠光 微型机与应用 2004/09 34。δ算子的输出反馈H_2最优控制 李惠光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4/03 35。基于LMI的Delta域内的H_∞滤波器问题 杨晨影李惠光 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02/02 36。微机智能重量传感检测系统 李惠光 传感技术学报 2002/01 37。一种基于输入变换的采样系统稳定零点设计 李惠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2/12 38。模糊理论在板形张力测量中的应用 朴春俊李惠光 传感技术学报 2001/04 39。超高频周期信号的欠采样检测原理研究 李惠光 传感技术学报 2001/04 40。基于LMI的Delta域内的H_∞状态反馈设计 李惠光武波 控制与决策 2001/S1 41。幅度调制波信号的欠采样方法研究 李惠光 传感技术学报 2000/04 42。欠采样频率的选取 李惠光 传感技术学报 1998./4 43。欠采样问题的初步研究 李惠光,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97./4 44。Remote I/O Unit for Oo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李惠光, 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 1997./1 45。利用自整角机的一种新型高精度角位移检测系统 李惠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1993./3. 46。另一种复合带通信号的采样方法 李惠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1997./2 47。卡尔曼滤波器在角位移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李惠光 仪器仪表学报. 1994./2 48。对几种信号的采样问题的研究 李惠光,冯宝玙 I/O NEWS译丛(中国仪器 仪表学会微型机应用学会编)1982/2 教材著作编写情况: 1.专著,李惠光,武波,李国友,杨晨影:Delta算子控制及鲁棒控制理论基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3,(31万字) 2.主编教材:《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 3.参编教材:《电气控制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 4.主编(2):自动化理论、技术与应用(第九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 研究生招生信息: 培养研究生52名,其中:博士7名,工学硕士32名,工程硕士13名。目前,在校博士4名,硕士10名。 博士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 1. 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2. 采样信息系统理论 硕士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 机器人视觉伺服与控制,图象处理,微机控制系统,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工业网络控制系统 社会兼职: 河北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高等学校机电类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河北省ASEA培训中心燕山大学培训基地副主任。 荣誉称号: 1.《河北省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6),河北省教委 2.《秦皇岛市优秀教师》(2002),秦皇岛市教育局、人事局、教育工会。 个人学习工作简历: 1979.9-1982.1,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研究生; 1982.1-1986.9,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自动控制系工企教研室教师; 1986.9-1987.9,燕山大学自动控制系教师; 1987.9-1990。9,燕山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产品开发部副主任; 1990.9-1998.9,燕山大学自动控制系讲师,副教授; 1998.12-1999.10,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副主任、教授; 1999.10-2007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河北省工业计算机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李惠光 联系电话:0335-8057041 E-mail:ydlhg@163.com 联系地址: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 邮政编码:066004

同校名师
  • 王文魁

    所属大学:燕山大学

    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张树存

    所属大学:燕山大学

    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 于恩林

    所属大学:燕山大学

    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 陈继刚

    所属大学:燕山大学

    所属院系:研究生院

  • 任运来

    所属大学:燕山大学

    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 张成波

    所属大学:燕山大学

    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姜桂荣

    所属大学:燕山大学

    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热门名师
  • 黄予所属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 吴开琪所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
  • 欧阳恕所属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杨克斯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杨梅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文衍宣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范基骏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苏朗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李俚所属大学: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