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简介

赵又群 性别: 男 学位与职称: 教授 现任职务: 汽车动态仿真与控制 硕导/博导: 博导 出生年月: 1968 学术经历: 1986-1990,吉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辅修机械设计),获学士学位 毕业论文:JL111汽车车架的动态灵敏度分析; 1990-1993,吉林工业大学,计算力学专业(免试推荐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毕业论文:密集模态的矩阵摄动理论及其计算机实施; 1994-1998,吉林工业大学,汽车设计制造专业 ,获博士学位 毕业论文:人-车-路闭环系统主动安全性客观评价。 2004-2005,密西根大学(安 阿堡)机械工程系汽车研究中心访问教授。 1994年破格晋升讲师; 199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 2000年破格晋升教授; 2003年遴选博士生导师。 从事学科与研究方向: 一、学科: 1.汽车工程 2.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3.工程力学 4.固体力学 二、研究方向: 1.汽车动态仿真与控制 2.汽车系统动力学及其反问题 3.汽车集成开发与匹配 4.汽车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方法 5.汽车空气动力学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7.汽车维修性可靠性保障性 8.计算结构力学 9.振动理论及其应用 学术兼职: 1.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汽车系列专家编审委员会委员 2. 全国“优博”评选、学科评估、学位授权审核、学科点定期评估、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专家 3. 全国军用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4.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5. 中国航空学会会员 6.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 7.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通讯评审专家 8. 江苏省公路学会车辆专业委员会委员 9.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家 10.江苏省科技评估咨询专家 11.苏州市科技咨询管理专家(2008年-2010年) 荣誉称号: 1.首届中国大学生汽车知识大奖赛优胜奖指导教师 2.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汽车知识大奖赛优秀指导教师 3.2007年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指导教师 4.2007年度CASC奖获得者(1名硕士生和1名博士生)指导教师 5.2007-2008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6.2008年度CASC奖获得者(1名博士生)指导教师 7.2008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8.2009年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指导教师 教学与科研情况: 一、教学情况 1.本科生《汽车理论》、《汽车设计》、《车辆工程专业导论》、《汽车运用工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 2.硕士生《汽车系统动力学》(B级双语教学)、《汽车操纵动力学》、《汽车轮胎力学》、《工程振动》、《模糊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3.博士生《车辆高等动力学》、《车辆动态仿真技术及其应用》、《车辆动态载荷识别》、《车辆发展前沿技术》 4.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汽车工程概论》1部,自编研究生课程讲义《汽车系统动力学》1部。 5.已培养(出站)博士后1名,已培养(毕业)博士4名、硕士14名。 6.现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生6名、硕士生15名、本硕生2名。 二、科研情况 1.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包括: (1)国家863项目子课题 (2)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 (3)国家95攀登计划项目子课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2项) (5)福特—中国研究与发展基金 (6)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7)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课题 (8)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 (9)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10)总装备部项目 2.获校科技进步1等奖1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3等奖1项。 3.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30篇EI收录,10篇SCI收录,申请发明专利1项。 4.2008年发表论文目录: (1)Song Guixia,Zhao Youqun,The Design of Wheel Retraction Function of Amphibious Vehicle,IEEE Vehicle Power and Propulsion Conference (VPPC),September 3-5,2008,Harbin,China,EI 090111823876 (2)Li Yufang,Zhao Youqun,Yang Zhenglin,Study on Power Distribution Strategy and Optimization of Fuel Cell Hybrid Vehicles,IEEE Vehicle Power and Propulsion Conference (VPPC),September 3-5,2008,Harbin,China (3)Song Chongzhi, Zhao Youqun, Wang Lu,Design of active suspension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3rd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ICIEA 2008),Singapore,SINGAPORE, JUN 03-05, 2008 ISTP BIC09,EI 083911590984 (4)赵又群,张海滨,含地面效应、发动机舱的轿车流场仿真, 中国机械工程,Vol.19,No.17,2008,EI 084211645116 (5)宋桂霞,赵又群,两栖车抗倾能力下降原因分析与改善措施研究,中国机械工程,Vol.19,No.4,2008, EI 081311171304 (6)张丽霞,赵又群,潘福全,最优控制在汽车操纵逆动力学的应用,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Vol.16,No.1,2008,EI 080911124557 (7)林棻,赵又群,姜宏,基于Simulink 的四轮转向汽车神经网络控制策略仿真,江苏大学学报,Vol.29, No.5,2008,EI 084111636773 (8)牛礼民,陈龙,江浩斌,赵又群,多智能体理论在车辆底盘集成控制中的应用,汽车技术,No.8,2008 (9)林棻,赵又群,GPS在车辆上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传感器与微系统, Vol.27, No.1, 2008 (10)林棻,赵又群,基于加速度变化率的轮胎等效侧偏刚度估计方法,机械科学与技术,Vol.27, No.8,2008 (11)尹浩,赵又群,冯永华,汽车结构参数的侧风灵敏度仿真分析,机械科学与技术,Vol.27, No.7,2008 (12)宋桂霞,赵又群,吴珂,悬架变动对水陆两栖车性能的影响,机械科学与技术,Vol.27, No.2,2008 (13)宋桂霞,赵又群,吴珂,两栖车辆阻力水气两相流三维数值模拟,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8,29(9):907-911、928,EI 084411672419 (14)徐瑾,赵又群,阮米庆,基于汽车操纵动力学的神经网络驾驶员模型,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8,6(4):381-384 (15)邓利,赵又群,王乐,嵌入式与GPS在汽车运动状态实时监控中的应用,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8,(11):11-14 (16)吴珂,杨定富,赵又群,水陆两栖汽车出入水特性研究,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8,(12):20-22 (17)陶运正,赵又群,声衰减对汽车抗性消声器性能影响的研究,客车技术,2008,(5):23-25、28 目前主要科研项目: 2008年度启动主要在研项目: 1.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电动汽车新型整车技术研发 2.XXX车试验方法研究 3.XXX车关键重要性能验证与对标 4.XXX停车管理系统开发 5.XXX车使用与维修系统研发 6.XXX车发飘问题研究 7.XXX车可靠性与维修性系统研发 8.XXX汽车整车NVH正向开发 2009年度启动主要在研项目: 1.XXX特种车辆底盘的集成匹配与优化 2.XXX特种车辆行驶装置的设计开发及其成果转化 3.XXX车辆可靠性的等效建模与试验 4.XXX车室内流场、温度场CFD仿真及其空调匹配 5.XXX车身骨架的FEM分析与轻量化设计 6.XXX车路面不平度的逆动力学研究 联系方式: Tel: 84892201转2313 E-mail: yqzhao@nuaa.edu.cn 13813978869 yqzhao2@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