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学校网> 名师列表> 刘保国

名师简介

刘保国老师

刘保国

所属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所属院系: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主授课程: 暂无内容

教学风格: 暂无刘保国的教学风格

个人简介

刘保国 出生年月: 毕业院校: 同济大学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职 务: 系所主任 职 称: 教授 办公电话: 010 51685560 通讯地址: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岩土工程系, 邮编100044 电子邮件: bgliu@tom.com 个人简历 刘保国,1964年生,河北阜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1.9.~1988.7. 山东矿业学院学习,获矿业工程学士、硕士学位;1988.9.~1994.3. 山东矿业学院矿山压力研究所工作,任实验室副主任、助教、讲师;1994.3.~1997.4.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博士研究生,获结构工程博士学位;1997.5.~1999.9. 北方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博士后、副教授;1999.9.~2002.9. 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教授;2002.9.至今,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岩土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 目前主要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具体研究方向:岩石流变力学、裂隙岩体的随机计算方法、数值与物理模拟、工程监测;参加和主持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19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会议发表论文50篇,其中SCI、EI检索15篇。 研究领域 岩石力学与工程。具体如下: 1 岩石流变力学理论与实验; 2 岩体本构模型反演识别; 3 裂隙岩体的随机分析方法; 4 岩石力学中数值、物理模拟技术; 5 岩石地下工程监测。 科研项目 1)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岩土体粘弹、粘塑性本构模型辨识及其工程应用”,完成。 2)主持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秦岭隧道热害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研究”中第三子题的研究工作,完成。 3)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随机岩体力学”,完成。(项目批准号:59579016) 4)主持交通部重点科研项目“公路隧道围岩稳定及衬砌结构设计技术研究”中第三子课题“砒霜坳隧道监控量测及资料分析”,完成。 5)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体非定常流变模型辨识及三峡船闸工程时效变形预测”,完成。(项目批准号:50279018) 6) 主持北京交大校基金课题“岩体流变本构模型辨识及工程应用”,完成。 7) 主持国防工程项目“地下洞库群开挖方案优化数值模拟”,完成。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8) 主持横向项目“安徽省铜黄高速公路汤屯段隧道施工监测研究”,完成。 9) 主持国防工程项目“2323工程某洞室软弱围岩地段现场监控量测研究”,完成。 10) 主持横向课题“复杂地质条件下宽体公路隧道关键设计技术研究”,完成。 11) 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地下互通立交隧道建造技术研究”,编号:2007AA11Z109,正在进行。 12) 主持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国家战略石油地下大型储备库的建设技术研究”,正在进行。 13) 主持安徽省交通厅项目“绩黄路佛岭长大隧道关键施工技术研究”,正在进行。 论文及著作 [1]刘保国 “矿井井筒围岩流变对井筒稳定性的影响” 岩土力学1995 №4 (1995.12.) [2]刘保国 “岩体等效变形参数及侧压力系数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6年 №3 (1996.9.) [3]孙 钧 刘保国 “岩石力学中若干问题的新进展” 科学 1997 №3 (1997.5.) [4]刘保国 “岩体流变本构模型的识别及工程应用”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1998 №4 (1998.8.) [5]刘保国 “岩体粘弹性、粘塑性本构模型辨识及工程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8年№4 (1998.8.) [6]刘保国 “岩体粘塑性力学参数反演识别的有限元方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8年 增刊 (EI检索)(1998.11.) [7]刘保国 “岩体粘弹性本构模型辨识的一种方法” 工程力学 1999 №1 (EI检索)(1999.2.) [8]刘保国 “岩体粘塑性流动系数 的反演识别” 岩土工程学报1999№2 (EI检索)(1999.3.) [9]刘保国 “秦岭隧道在高地温条件下围岩变形的粘弹性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 №3 (EI检索)(1999.6.) [10]刘保国 “秦岭隧道围岩在一定温度下的蠕变试验研究” 铁道学报 1999 №4 (1999.8.) [11]刘保国 “秦岭Ⅱ线隧道围岩在不同温度下蠕变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1 №4 (2001.12.) [12]Liu Baoguo & Lai Yongbiao Tes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Creep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of QinLing II Tunnel.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tunnel and road Technology Beijing 2002.11. [13]刘保国 杜学东 “圆形洞室围岩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粘弹性解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年№2 (2004.2.)(EI检索) [14]刘保国 “岩体粘塑性模型参数的反分析” 工程力学 2004№3 (2004.6.)(EI检索) [15]B.G. Liu & Q.Zhang a New Method of Stochastic Calculation of Mechanical Response of Jointed Rock Ma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04№3(SCI、EI、ISTP检索) [16]周玲芳 刘保国 大断面地下洞室开挖优化数值模拟[J] 岩土工程界 2006年№1 [17]郑凯 刘保国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双连拱隧道监控量测技术的运用[J] 隧道建设 2006年№2 [18]吴强 刘保国 富溪连拱隧道偏压段现场监控量测分析[J] 隧道建设 2006年№4 [19]王伟锋 刘保国 双层岛式站台车站管棚预支护效应分析[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07年第1期 [20]刘文彬,刘保国. 双连拱隧道偏压段管棚效应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增2):3704-3710 [21]徐冲,刘保国. 基于改进SVM的隧道位移监测非线性预报模型[J]. 地下空间工程学报,2007,3(6):1346-1348 [22]闫宇蕾,刘保国. 连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研究[J]. 地下空间工程学报,2007,3(6):1382-1386 [23]段亚刚,刘保国.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监控量测关键技术研究[J]. 地下空间工程学报,2007,3(6):1408-1411 [24]段亚刚,刘保国. 大型地下洞室施工顺序的数值方法优化[J]. 地下空间工程学报,2007,3(6):1459-1463 [25]S.G. Li,B.G. Liu. Study on Mechanics Model of Overburden Large Structure of Fully-Mechanized Sublevel Coal Caving Face[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e Haza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C]. Published by Science Press USA Inc,ISBN:978-7-03-019006-2/TD.0030 China:2007:276-281(ISTP) [26]W.B. Liu,C.A. Tang,B.G. Liu.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fluence of Residual Strength on the Elasticity-brittleness-plasticity of Rock[A]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 Published by Science Press USA Inc,ISBN:978-7-03-016765-1 China:2007:355-361(ISTP) [27]W.B. Liu,B.G. Liu & K.Y. Liu. Numerical Study on Size Effect of Ring Specimen under Brazilian Test[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young scholars’ symposium on rock mechanics[C]. Beijing:Taylor & Francis Group,ISBN:978-0-415-46934-0,2008,121~126 (EI、ISTP) [28]时洪斌,刘保国. 交贯隧道边界元数值模拟中的网格剖分方法[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8,32(4):127~131 [29]H.B. Shi,B.G. Liu.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aspects on stability of water-sealed underground petroleum storage caverns in rock[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young scholars’ symposium on rock mechanics[C]. Beijing:Taylor & Francis Group,ISBN:978-0-415-46934-0,2008,371~376 (EI、ISTP) [30]C. Xu, B.G. Liu & K.Y. Liu. Nonlinear displacement-time series inteligent model for tunnel based on PSO-BP[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young scholars’ symposium on rock mechanics[C]. Beijing:Taylor & Francis Group,ISBN:978-0-415-46934-0,2008,939~942 (EI、ISTP) 指导研究生情况 每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3人,博士研究生1~2人。 招收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隧道部分)或地下工程。 已毕业硕士研究生:12人 在读硕士研究生:6人;博士研究生:9人 获得荣誉 2006年7月21日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团体兼职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四届委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

同校名师
  • 尹辉

    所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所属院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雷俊卿

    所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所属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李进

    所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所属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李淑沂

    所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所属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 陶成

    所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所属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张宁

    所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所属院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程荫杭

    所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所属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一对一辅导更多>>
热门名师
  • 黄予所属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 吴开琪所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
  • 欧阳恕所属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杨克斯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杨梅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文衍宣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范基骏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苏朗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李俚所属大学: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