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是让他心存恐惧
今天,查字典学校网推荐您阅读《教育孩子,不是让他心存恐惧》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我们养育的是孩子,不是鲜花。一天早晨,在观察戴维教他7岁儿子凯利在院子里推气动割草机的过程中,我的邻居们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当戴维在草坪一端教给儿子如何让割草机掉头时,他的妻子简喊他询问一个问题。戴维回头说话时,凯利将割草机径直推进了草坪旁边的花坛,鲜花被夷为平地,凭空开辟出了一条两英尺宽的小路!看到刚刚发生的一幕,戴维顿时火冒三丈。他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打理这些鲜花,最终才成为邻居艳羡的目标。他的嗓门提高了八度,准备厉声斥责可怜的凯利。简马上跑过去,一只手放在他的肩头说:“戴维,请记住:我们养育的是孩子,不是鲜花!”
2、优秀父母遵守的准则:再耐心一点儿,再放松一点儿,不要吼叫,多一点儿鼓励和支持。
3、成功的父母似乎都有一个秘诀,他们更加平和与镇定,与孩子以及内心的智慧有着更强的联系。他们并非只是更加耐心,与孩子在一起时,他们似乎更有活力,更加快乐。当然,他们的孩子也更加优秀。因此,他们根本不必咬紧牙关,努力保持耐心。当他们的孩子用割草机铲掉鲜花,他们内心一直牢记,最重要的是如何教育孩子,而不是自家花园多么美丽,多么让人羡慕。
读到以上三段话,让我想起了本学期与一位家长的交流。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跑到生活老师那里偷偷的拿了二百元钱,开始找到这位学生调查的时候,孩子极力否认,说自己绝对没有拿!孩子的脸很镇静,我一度怀疑自己的判断有误!经过耐心的开导,孩子才终于说出实情,并且把两百元钱拿了出来。事后,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这个孩子能够做到“处变不惊”!
约家长见面,我开头就问:“家长你好,孩子犯错,您是不是在家经常打他?”家长见我这么一问,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说:“这个学期我就没有怎么打他了!”家长的一句话,证明了我的判断,孩子在家犯错时是经常挨打的!
中国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很多家长都信奉棍棒教育。然而,依旧还有很多家长甚至老师,还没有真正了解到暴力教育给孩子心灵的伤害。暴力教育教育,只会让孩子达到了“百毒不侵”的境界;暴力教育,只会让孩子恐惧,让孩子逃避责任,让孩子极力否认他的错误,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孩子知道,唯有“死口否认”才能逃避挨打!故作镇静是逃避挨打必须过的一关,所以,“临危不乱”完全是平时暴力教育的方式逼出来的!
在当下的中国,粗暴的教育方式随处可见,不仅家庭教育中存在这种问题,身为教育机构的学校,本以为学校的老师是教育专业出身,有极高的教育专业水准,不曾想,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屡见不鲜!比如学生犯错了,老师动辄就是把学生叫到办公室,首先就是一顿呵斥:“怎么又是你,你是不是不想混了!”“XXX,你再这样屡教不改,小心我收拾你!”“你给我站好,看我怎么处罚你!”这些还是语言威胁的,更有一些老师,甚至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老师们为何要这么做?原因只有一个——让学生畏惧老师,然后老师可以做到令行禁止,以此训练学生,实现对学生的管理。有些老师就如同一个“恐怖分子”,在班级里制造紧张恐怖的气氛,以至于一些学生听到这类老师就害怕,以至于一些学生一想到上学就是一种煎熬。在这种紧张恐怖的气氛之下,孩子们的心灵遭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老师的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也影响了学生的处世方式。看到这些老师的教育方法,从他们的身上,我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他们受教育的经历,曾经和一位体罚学生的老师聊天,他告诉我:“现在的孩子难教了,当年我老师就是这么教我们的。”看看,上一代人的不当教育方式,就这样转嫁到了现在的孩子身上。
尽管大家都知道教育是唤醒、激励、鼓舞,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育就变成了一种管理!这种管理不仅体现在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同时也体现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一些学校,为了管理学生,相出了很多歪门邪道的招数,比如量化评比。班级卫生、纪律、甚至吃饭都是量化的,在层层量化之下,学生们不懂得爱护环境,遵守纪律时他们做人的基本要求,他们之所以中规中矩,就是不希望被“扣分”,因此而到老师的批评与训斥。所以,当老师离开,或者没有值日生监管的时候,学生就如同没有带紧箍咒的孙悟空——翻了天。因此,我曾经说:“现在的某些教育行为,不是教学生变好,而是教学生变坏!”
老师们都知道陶行知四块糖的教育故事,话说陶行知在担任一所学校校长时,一次,他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打人的学生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这位犯错的学生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他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打人的学生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这就是教育智慧的魅力,然而,我们的部分老师早已被“高效德育”逼疯了,一些老师甚至学校领导见不得学生犯错,他们根本就不懂犯错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一些老师总是想着毕其功于一役,希望自己的教育马上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须不知,教育学生和给小孩打速效退烧针是一个道理,尽管可以快速退烧,却可能破坏学生的免疫力。暴力教育方式带来的恐惧,尽管短时间内可以让学生“听话”,却不可能起到教育效果!
如何教育孩子,我记得当年刚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在家乡的一所中学里实习,学校调皮的孩子特别多,学生经常惹老师生气,老校长说过这么一段话:“当学生犯错的时候,老师要做的就是把手背起来,千万不要打学生!然后让学生站好,老师先冷静下来,想好怎么与学生沟通,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能够起到教育效果,然后才去和学生对话。”这句话深深的烙在我脑海中。到了现在,也经常向老师们分享这句话,告诉他们,面对学生的错误,一定要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从劳拉·马卡姆博士的智慧,联想到文中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我觉得,无论是一个做一个教师,还是做一个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更加的理智,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鼓励。和成年人一样,孩子对粗暴的教育方式具有反叛本能。因此,教育要让孩子懂得做人的真理!孩子的成长与成才,关键在于父母与老师的教育方式。
施以呵斥、体罚等暴力教育,只会让孩子逃避责任,逃避错误,于孩子的成长无益!要培养出一个优秀孩子,首先就是要懂得处理他们的情感、管理他们的行为、发展克制能力,而不是让孩子心存恐惧,试图对他们实施控制,希望让他们马上驯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学校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同时欢迎您加入查字典学校用户交流群 514336868,提供您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共同探讨哦~
【教育孩子,不是让他心存恐惧】相关文章:
上一篇 : 2016年湖北中医药高等 下一篇 : 国考VS省考,不得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