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宪刚:成长的脚步踏实而坚定
崔宪刚,1996年 毕业于我校青少系,现任吉林团省委研究室主任。
电话预约时第一次听到崔宪刚的声音就感觉十分亲切。当记者从白城市风风火火地赶到长春市已是临近下午,他身着黑色的 休闲衣,憨厚的微笑,加上年龄相差不那么悬殊、来自同一母校等因素将我们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我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
出生于吉林省扶余县的崔宪刚才17岁,就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 考入了中青院。那个时候,从农村走出来的他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探个究竟,从各个方面努力提高自己。那时,课程没现在多,学习压力也不像现在这么 大,社团活动也不是很多。而作为班长的崔宪刚就把许多精力都放在为同学服务上了。忙着为同学排忧解难,忙着替老师分担压力,忙着安排班里的各项事 务任劳任怨的他,平时就忙得像陀螺一样。
提到自己的班级,崔宪刚眼中流露出的不仅仅是深深的思念,还有满满的自豪。我敢说,我们班的凝聚力是最强的!他 幸福地回忆着,最难忘的,那应该是大学时我们参加的最后一场运动会吧,当时,我们班的同学心气儿都特别高,谁都不甘落后,拼死拼活地训练,大伙拧成一股 绳儿,让我这个当班长的特别感动!那段时间,崔宪刚每天都忙前忙后地为训练的同学递水鼓劲儿当陪练,安排完了长跑组织跳远,跑完了接力忙跳高同学们 为了能取得好成绩,都二话不说放弃休息时间来训练,最后,在运动会闭幕式上,他们班如愿以偿地捧走了第一名的奖状,实现了当初大学四年要囊括四连冠的 壮志豪言。
那个年代的就业压力没有现在这么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同学们的学习动力不足。崔宪刚身为班长,看在眼里急在心 上。他常常去找那些流连于篮球、小说、恋爱之间不能自拔的同学谈心,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他还经常去找班主任,主动分担管理班级的工作,讨 教治班秘笈,大家把班长的责任交与我,我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回忆到这,崔宪刚的目光落在了窗外的远方,似乎又回到了当年。
工作的点点滴滴
崔宪刚毕业时没有选择考研,而是选择了参加工作。当时我们都有一种思维定式,那就是学什么专业,就一定要从事什么 类型的工作,我也一样。毕业前的崔宪刚也像如今的大四学生一样焦躁不安,对未来比较迷茫。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公务员考试失败了。说到这,他坦然地笑了: 我并不失落,是在意料之中在被问到毕业之前是否有留京意愿的时候,他说:没想过。感觉北京压力太大,人情较淡,不太适合我他是那样的坦 诚。
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天,领导突然布置他一个任务,要求他在两天内完成一份几万字的调研材料。 没有指导,没有经验,新鲜感和好奇心尚未褪去的他觉得压力猛然间袭来。那两天,他不停地敲键盘,查资料,数据查了一批又一批,稿子改过一遍又一遍。他想让 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完美的开始,他想从领导的眼中看到对他这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的肯定他不想输在 起跑线上。两天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材料交上去后,他便开始忐忑不安地等待领导的评价。果真没有让自己失望,材料终于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从当初的基金 会的小文员到青工部副部长,再到现在的研究室主任,一步一个脚印走来,崔宪刚回过头来放眼望去,每个脚印中似乎都有踌躇,都有迷惘,但是他从不气馁,不服 输,踏踏实实地工作,所以,那脚印彰显更多的是坚定、是执着
在共青团系统工作十多年了,最大的感触就是,在这里,大家的补位意识很强。看到谁最近手头上的工作较多,任务较 重,我们就会主动过去帮忙,碰到困难谁都不后退,遇到责任谁都不推脱。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都很融洽。没有相互猜疑,没有明争暗斗,不知道是和谐的工作环 境影响了他,还是他的真诚调动了大家的团队精神,总之从崔宪刚的眼里看到的只有欣慰和满足。
共青团负责的都是青年工作,是党的助手,为党培养后备军。他说,共青团有一个传统重在培养能力。在这里工作,每两年左右就会有一次岗位的调整,以保证每个人能在多个岗位得到锻炼。像崔宪 刚这样几乎每一次岗位的调整,都是在晋升的不容易。我主要负责信息采集和文字综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突出贡献,这么多年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走过来了。 他说他的经历缺少波澜壮阔,他说他没有可圈可点的辉煌业绩,他说他能干的事别人也都能干他不强调自己岗位的重要性,不夸奖自己工作中的超强耐心和定 力,他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发掘的都是他人的长处
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现在的就业环境不比从前,我们那个年代,大学生不多,竞争压力没现在大,2009年 光从吉林省毕业的本科生就有14万人,形势严峻啊!崔宪刚显得忧心忡忡。中青院的毕业生要看到 我们学校的优点,首先就是小,小即意味着毕业生少,毕业生就业资源的人均分配率就会很高,试想一个推荐名额让10个 人和100个人来分那是多大的差别呀!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学校的政治特色其实也是一个优势, 很多工作都需要有政治底蕴和文字功底。特别是在党政机关,这是最为重要的。谈到现在社会一些大学毕业生的啃老现象,作为过来人的他提醒即将面临毕业 的大四学生说:大家的择业期望值要与社会可提供的岗位相匹配,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导致错失就业良机。不要想着一毕业就找到一份年薪10万的工作,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毕竟是个例啊。最重要的事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扎扎实实地从基层干起。
长春理工大学有这样一个男生,他从高中起就为自己的人生制定规划,并且每步都严格地按照规划执行。到了大学,刚上 大一,他就在学校摆地摊了,淘到了第一桶金后,上大二,他就利用这笔资金开办了一个小公司。到了大二下学期,他主动联系北京的公司实习,去讨经验。他联系 的都是一些小但是有潜力的公司,不是他找不到大公司,而是他认为小企业才有真正需要学习的东西,能在不完善的体制中发现问题,找到突破口,得到历练。他的 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很有方向。现在我和他已经失去联系了,所以我不敢说他现在已经拥有多少多少资产,但是我相信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崔宪刚是在用这 个例子告诉我们,人生规划很重要。我们学习、工作、生活,其实就像是在赶路,有规划的人懂得自己行程的方向,不但能如期到达目的地,还能够欣赏沿途美好的 风景。
冬日和煦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照在崔宪刚棱角分明的脸上,显得他特别的年轻,特别的真诚
【崔宪刚:成长的脚步踏实而坚定】相关文章:
上一篇 : 徐洋:在不断实战中争取更 下一篇 : 任苇:为学生开启通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