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学院名医名家介绍- 吴佩衡
吴佩衡,名钟权(1888 ~1971) ,四川省会理县人,从事中医医疗和医学教育工作60余年,擅长中医内、妇、儿科,学术上尤其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有较深入的研究和造诣,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吴氏学术流派,开创了云南省经方学理,对云南中医 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对附子一药,较有研究,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据他多年临证体验,只要谙熟附子的药性,配伍及用量适宜,炮炙煎煮得法,且不违背辨证论治的精神,则其应用范围甚广。依照其理论和方法治疗,不仅能促使人体因各种原因导致的 阳虚、阴寒病证得以恢复,而且用于沉寒痼疾或某些危急重症,常能化险为夷。更可贵者,对于因 附子煎煮不透而发生乌头碱毒性反应者,他用煎透的附子水或四逆汤加肉桂予与解救,收到显著的效果, 这是他匠心独运的一种突破和创新。在内科杂病方面,他善于运用六经与脏腑密切联系的辨证论治法则,以明辨阴阳为纲,谨守病机,严格辨证,因人制宜,独创一格而又不离法度,故常能应手而奏效。
由于吴佩衡在医学上的造就以及他对中医事业的献身精神,深受医界同仁和广大群众的敬重。1930 年被选为昆明市中医师公会执行委员,同年冬季,代表云南中医界赴沪出席全国神州中医总会,抗议汪精卫取缔中医之反动条例, 1939年选为昆明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 1942年又任云南省中医师公会理事长, 兼任云南省中医考试主试委员及云贵考铨处中医考试襄试委员及检核委员。1948 ~ 1950年创办了云南第一所中医学校云南私立中医药专科学校,任校长兼教师之职。解放后,先后任云南中医进修学校副校 长、云南中医学校校长、云南中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云南分会副会长,《云南医药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及云南省政协常委,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吴佩衡毕生为中医事业而奋斗,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他优良的医德医风是我们的楷模,给我们留下了宝贵医学遗产。
【云南中医学院名医名家介绍- 吴佩衡】相关文章:
上一篇 : 云南中医学院名医名家介绍 下一篇 : 基础医学院举行《内经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