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就业群体就业满意度、母校满意度低于其它群体
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群体的就业满意度远远低于非低就业群体。具体来看,本科毕业生中,低就业群体的就业满意度为27%,低于非低就业群体27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中,低就业群体的就业满意度为25%,低于非低就业群体21个百分点。
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群体的母校满意度低于非低就业群体。具体来看,本科毕业生中,低就业群体的母校满意度为80%,比非低就业群体低6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中,低就业群体的母校满意度为75%,比非低就业群体低8个百分点。
麦可思将低就业群体定义为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半职工作,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处于最低的25%的毕业生。这一群体包括自愿低就业和非自愿低就业两种类型。其中造成非自愿低就业的原因是求职时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岗位,而其他原因造成自愿低就业。低就业比例的分子是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毕业生人数,分母是就业的毕业生总数。
【低就业群体就业满意度、母校满意度低于其它群体】相关文章:
★ 南开大学发放首笔
★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有什么语法错误”——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测试笔试题
上一篇 : 江南大学2016年保送生 下一篇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