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倒计时 学生创“甄嬛体”微博“誓师”
从今天算起,距离2013年高考还剩整整一百天,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最后100天称为百米冲刺阶段。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学校发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少学校借此时刻鼓舞考生士气,举行百日誓师活动。
看着教室里倒计时牌上每天更新的数字,考生们也会开始为自己设定百日冲刺计划。家有考生的家长们则更是从生活等各方面紧张备战。
学生:誓师也疯狂自创
在韩国,高考100天倒计时考生流行喝百日酒,那么扬州考生在这冲击阶段又会做些什么呢?记者昨天(27日)采访发现,传统的百日誓师让不少学生倍感压力,目前已有部分学校暂停,那么学生又如何给自己加油鼓气呢?记者采访发现,今年微博成了高三学子们誓师的主阵地。
近日下午,记者在微博上搜索高考倒计时100天的关键词,可谓花样百出。有向明星告白的,有纯励志的,更有学生发甄嬛体。
100天的复习冲刺谈:
一、克服不良心理,树立必胜信心
良好心理是高考制胜的法宝,不良心理是高考的大敌。我们在冲刺阶段必须想办法克服以下6种不良心理:
1、骄傲自满心理。表现在上课不认真听讲,回答问题不积极,喜欢做难题偏题,不注重基础训练。
2、消极厌学心理。上课打不起精神,甚至不来上课,来上课也是看小说杂志,做小动作,说闲话。
3、依赖懒惰心理。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完全依赖老师,很少主动看课本,做练习。
4、虚荣漂浮心理。有些同学对知识一知半解,不懂装懂,表面看似接受,实际没有掌握。
5、悲观紧张心理。有些同学一方面总感觉智力不如其他人,考大学无望;另一方面又很想踏入大学之门,因而长时间处于一种十分紧张的状态中,表现为:上课时昏昏欲睡,加班时这本资料看看,那本资料瞧瞧,看得多,消化吸收少。
6、贪多求快心理。对基础性的短平快试题不屑一顾,尽找知识点多的综合性的难题来做,只求速度和数量,不加总结提高。
除此之外,还有最致命的不良心理。克服不良心理的过程,其实就是树立必胜信心的过程。如何树立必胜信心?
一是学会自我微笑,挺胸抬头走路,挺直脊梁做人,助于增强信心。必须有不自欺、不欺人的态度,必须有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必须摈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做到敢想,敢比,敢争,丝毫不能放松自己,时刻提醒自己前面还有更高的目标需要自己去攀登。
二是平时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也有助于增强信心。一是不机械做题。做题仅求得到答案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有思考,有标记。思考每道题考了什么知识点,怎么考的,属于哪类考法,然后举一反三标记做错的每一个题,这样做能帮同学们避免以后犯部分同样的错误。二是一道题要从头做到尾,不要养成做题做一半的习惯。三是错题要改,对基础差的同学来说,可以从选择题、填空题抓起,一点一点地填补漏洞,只要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就能逐步树立信心。
三是这最后100天内,同学们都应该把模拟考试当作高考来对待。模拟考试不但是试题的模拟,也应该是场景的模拟。这样,经过多次的场景模拟(学校设场景、学生自设场景),到高考时就不会紧张了。
二、选择恰当的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恰当的复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同学们综合运用下列集中复习方法。
1、及时复习。我们要及时复习,因为遗忘在学习之后是快速发生的,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变慢。
2、分散复习。从心理学角度看,集中复习容易引起疲劳,而且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复习效果;分散复习由于时间短,不易引起疲劳和干扰,复习效率自然就高。在各科都进入复习的考前冲刺阶段,要根据分散复习的原则,把各科穿插起来复习。穿插的原则是:文理科交替,前后两科之间的干扰要尽可能的小,有可能互相干扰的科目,一定要叉开复习。
3、多次复习。俗话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有的同学老是说学了以后记不住,怪自己脑子笨,其实是反复的次数不够。
4、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复习。单一的复习方法,易产生消极情绪和疲劳,如果采用交谈复习法、讨论复习法、自我检查复习法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就会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三、挖掘潜力,攻克薄弱点
同学们在前一阶段的复习中几乎都会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成绩就再也难有较大提高,甚至忽高忽低,沉浮不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普遍存在于高考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对于进入100天冲刺状态的同学们而言,高原现象是极其有害的。因为越是临近高考,大家就越是感到时间的宝贵,倘若迟迟不见进步,大家就会有再学无用、空费时间的错误认识,从而放松甚至放弃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这也是造成许多同学本来成绩不错而高考成绩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100天的冲刺里,要克服高原现象,首先就得弄清其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说,那些难度较低和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大家比较容易掌握;相反,那些难度较高和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点,大家往往掌握得比较差。再加上大家的思维特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千差万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偏点弱点现象。从而最终导致总成绩的徘徊不前,即高原现象的出现。
其次就要找出自己的偏点弱点。为此,可对平时每次检测的得分情况分项进行详细记录,然后对所统计的数据逐项加以整理,就可看出自己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将自己的偏点弱点找出来。
第三,拿出一定时间,针对自己的偏点弱点,进行必要的定点训练和强化,实施重点突破,因为这些偏点弱点正是同学们的能力增长点。
四、备课必须处理好七个关系
1、计划与落实的关系
高考还有100天,同学们要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每天都要分配复习时间给各科。相对好一点的科目或优势环节,分配时间适当少一点,而弱势学科或薄弱环节分配时间适当多一点。建议每个同学都建一个错题集,专门收集自己做错的题目,经常翻翻,下一次再出错的几率就小得多了。除了抓好基础知识,总结也是不能少的,在总结的基础上查缺补漏很重要。除了紧跟老师复习的步伐以外,个人总结十分重要,在总结中就可以将各科的知识浓缩了,这样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在总复习中一定要保证学科复习的完整性,所谓完整性是说考生的每一天的复习、每一个时段的复习都要保证学科的完整性,按计划复习完一个学科再进行另外一个学科的复习,这样,基础知识扎扎实实,学科知识网络清晰,复习效率就高,复习效果就好。有的考生东一把历史,西一把政治,一会儿又抓起了地理,结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科间互相干扰,考生越复习心里就越没底。
2、考试与看课本的关系。
冲刺阶段,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绝不放过每一道做错的题目。考试,正是对同学们所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考查,目的在于弄清楚同学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会?因此我们在庆幸自已取得好成绩的同时,绝对不可放弃自已出现的每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正是自己学习的漏洞所在,正是自己知识体系的断层所在,正是自己逻辑推理有误的体现。所以紧抓住这个错误,从错误着手,找出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打破砂锅问到底,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我的错误,是某一个概念不清,还是某个方法不会,或某种演绎不到位?建议同学们对待错误就象对待敌人一样,要将它彻底消灭,绝不能浮光掠影,草草了事。有的人简单地将很多错误归结为粗心,其实我们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往往都不是偶然的,你认为是粗心,但下次遇上还会错,是因为自己对某个问题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请同学们准备一本笔记本,凡出现错误,及时记录在案,并标明出自何处,认真写出出错原因和正确解法,并反问自已,是否我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有不懂的问题,尽量向老师请教,并非只有老师才能帮你解答,而是因为老师会诊断出你出错的真正原因,找出你知识体系中的盲点,给你的最合理的建议和解决的方案。
当然,考试之外,大多数时间要依据课标、考试说明回到课本上来,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否则,丢了基础,考试也达不到目的。高考试卷中易、中、难试题占分比例为3∶5∶2或3:6:1,易、中试题占80%或90%,所以要想取得好成绩应狠抓基础。我的口号是:基础、基础、再基础;加分、加分、再加分。这里我提三个建议:
(1)进一步吃透《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精神,明确复习范围和要求。《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它严格规定了命题的范围和能力要求,同学们高考前应进一步学习《考试大纲》,以明确复习的内容、方向、能力要求和难易程度,根据《考试大纲》中的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侧重地安排复习。
(2)充分利用课本用好课本,抓好双基的落实。有些同学在高考前的复习中抛开课本,在大量的复习资料和模拟试卷中钻来钻去,试图通过多做、反复做题来完成覆盖高考试题的工作,结果是事倍功半。同学们必须高度重视利用课本用好课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课本上,按照课本的要求抓好双基的落实,不要刻意追求社会上流传的偏题、怪题和难题或技巧性过强的试题,不要在题海中不能自拔。
(3)正确处理训练的质和量的关系。同学们在做题训练中不但要注意训练的数量,尤其要重视做题的质量,不能就题论题,而要就题论理,就题论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题的效用。在做题的量和质发生矛盾时,要坚持宁可少些,但要好些的原则将题做通,做透,才能于不同中见相同,于相同中见差异,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最佳方法,考试中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3、攻薄弱学科与发挥优势学科的关系。
每个人相对自己而言都有相对优势的学科与相对弱势的学科。同学们要强化优势学科,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并靠它拿高分。弥补弱势学科,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小步子前进,一步一步来提高弱势学科的实力,从而强化自己考试的信心。越到后面越要扬长避短。即发挥优势学科
4、主体作用与主导作用的关系。
复习要坚持同步性原则,所谓同步性原则就是同学们的复习计划一定要和老师的复习安排同步进行,万万不可另起炉灶,同学们要有自己的复习计划,但这个计划是在学校老师复习安排下的细化和调整。
老师毕竟有着多年的教学和辅导经验,所以是最能把握分寸的人。他们既能将有效知识有规划有步骤有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又能详细地讲解解题技巧。在上课时,一定要追求随时随地不走神。老师所讲解的知识点早就掌握了,而自己的不懂之处老师又较少提及。同学们又很容易走入两大误区:一是抵触老师的授课规划和知识链接,二是独自钻研生涩艰难的试题。这样的考生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高考不是竞赛,它不会曲高和寡;而老师是过来人,他知道如何引导。
跟牢老师复习脚步之后,最关键的就是链接宏观知识点,同学们自己必须要具有主动积极的意识和行动。
5、复习效果与班风的关系。历史证明:哪个班的班风好,高考成绩必定好!
6、学习与锻炼、休息的关系。科学安排,相互促进!
2013年高考倒计时100天,2400个小时,送给考生的六句话:
一、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先有成功的信念,才有成功的行动,继之成功的结果。墨子说过:志不强者智不强。最后100天,无论你还有多少备考缺陷,都要坚信自己挑战困难的能力,态度决定一切。
二、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筐里
全身心投入,别考虑后路。高考是当前唯一的目标,让素质教育先靠边站,让所有的爱好、担忧、杂念都暂时靠边站。多得分、得高分是现在唯一的追求。大战在即,只能想成功,不能想失败。
三、人生如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则是巨大的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困难是我们的恩人,只有困难才能帮助我们打败我们的竞争对手。穿过风雨,阳光才会格外灿烂。面对高考的重重险阻,要有主动去征服它的勇气而不是被动地摆出受难者的姿态等待怜悯。
四、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
心无旁骛才能走得更远。天才人物往往在许多方面显得极其无能,但却能极其专注地把能量聚焦在一个点上。小偷的成功不在于他有多高的偷窃技术,而在于他天天惦记着目标,天天琢磨着如何踩点、如何设计下手方案、如何针对性地练习作案技巧。世界上任何事就怕你天天惦记着;再难的事经不住你长时间的琢磨。
五、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成为真理
如果说谎话重复一千遍竟能成为真理,那么真话最多重复100遍就会在你头脑中生根发芽。克服学习障碍――特别是知识记忆困难的障碍――关键在于重复。遇到学习障碍和难点千万不能急,也不可硬耗功夫,只求每遍混个脸熟,重复多学几遍你和那些知识点就是老朋友了。
六、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
要不耻上问。有了问题不能积累,得多请教老师和学习好的同学,也许他们一句话的启发,就能省你几天时间。别怕他们笑话你的问题幼稚无知,只要是有利于高考得分的事就值得去做。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这可是你们小时候就积累的生活经验。
【2013高考倒计时 学生创“甄嬛体”微博“誓师”】相关文章:
上一篇 : 初三女孩苦练划火柴应对中 下一篇 : 朱建民:人民满意的教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