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部主任专访:体教结合重点在学校
采访对象: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部主任苏长来第25届大运会中国代表团柔道队领队,第23、第24届大运会中国代表团跆拳道队领队
苏长来与中国大学生体协的合作从2005年大运会就开始了。前两届大运会,苏长来一直是跆拳道队的领队。谈起体教结合的发展,苏长来认为这项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发展力度和速度还不够。
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体教结合的目标,但从2005年大运会开始才第一次由教育部组队参加比赛。苏长来认为,也就是从4年前开始,体育和教育才真正意义地结合在了一起。
现在,学校体育的主导仍旧是专业队员和专业教练,大学和专业队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但这些年通过和专业队伍学习,学校的运动员和教练水平每一次都有提高。如果今后不再用专业队教练带队,我相信学校队伍也可以参加大运会这样的比赛,苏长来说。
这次大运会,苏长来所在的天津理工大学负责中国代表团中跆拳道、柔道和女排队伍的组建,其中来自大学的教练女排有两人,跆拳道有两人,柔道有一人。学生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的比例以跆拳道为例,2005年大运会时是2:14,2007时是6:10,这次发展成为8:6。纯粹由学校培养的运动员和教练从无到有,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跆拳道品势女子团体亚军队伍的3名运动员全部是由湖南师范大学培养的,没有任何专业队背景,而且3名运动员中有两人是研究生,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2005年,苏长来从江西招到了吴静钰,到本校工商管理系学习。半年后,他带着吴静钰去参加大运会,后者一举夺得金牌。结果,中国跆拳道协会副主席赵磊觉得吴静钰很有前途,直接将其招进了国家队。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吴静钰赢得女子49公斤级金牌。
学校体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学校培养、学校提高,专业队也应该和学校合作,苏长来说,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我们就可以和天津跆拳道队或者女排合作共建,将专业队完全搬进大学。这样既能提高大学队伍的水平,也为专业运动员提供了未来的出路。各省市都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搞试点项目,而且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要所有项目齐上阵。
整个谈话中,苏长来并没有回避学校体育发展目前的困境,即需要专业运动队来引导和支援。但同时,苏长来也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了新的想法。体教结合最终还要归结到学校,学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发展也是专业运动队的最好归宿。这是个漫长的过程,现在还刚刚开始,有了一些成绩。现在最难得的是政策上给我们提供了体教结合发展的机会,再通过共同努力来完成这个事业,苏长来说。
【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部主任专访:体教结合重点在学校】相关文章:
★ 天津大学购置飞机
上一篇 : 中国民航大学与波音公司“ 下一篇 : 天津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