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在美交往难 如何走出人际交往瓶颈
由于语言障碍和缺乏对美国大学运作机制的了解,一般来说,中国留学生在来到美国的早期阶段都有非常明显的受挫感。
我国出国读书的学子年龄越来越小,与当地社会交往的胆量与能力也越来越小——那么,出国留学的价值和效果也会随之大打折扣……
海外学子初到海外,面对新环境,如何融入其中是他们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这些从小就生活在国内的孩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出于安全感与交际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会在第一时间内寻找“同类”。因此,中国留学生的交往主要还是锁定在中国人之中。
据美国侨报网编译报道,中国学生冼生生(Xian Shengsheng,音译)希望结交更多的美国朋友。事实上,对冼生生来说,在美国生活快一年,能结交到一个美国朋友是很好的事情。
据《岱伯洛谷学院问询报》(Diablo Valley College Inquirer)报道,冼生生说,结交美国朋友很难,因为我们在课堂上能说几句,下课以后从来不多说话。据冼同学介绍,大多中国学生从来不尝试和美国人交朋友。
“中国人喜欢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混,不太喜欢结交新朋友。我见过的中国学生只和中国人交朋友。”冼同学说。
中国学生:美国人情绪难以把握
另一名在岱伯洛谷学院学习的中国学生张贤瑜(Zhang Xianyu,音译)则表示,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从小在不同的文化圈生活,感兴趣的话题也不一样。“如果我和美国学生谈论私人生活,我不太能把握美国人的情绪。”她说。
在张贤瑜看来,中国学生与美国人交往难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语言问题。“下课后,我就只想说汉语,不想说英语,因为那样还要琢磨语法。”她说。
近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美国求学,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3学年,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在增加21%,达到约23.5万人。但《国际和跨文化期刊》(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的报告则指出,40%的国际生没有要好的美国朋友。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学生和东亚学生中,该数据更高。
对于这种情况,国际教育中心(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enter)主任萨利·诺佛(SallyConover)表示:“人类的自然倾向是待在一个圈子里,这样感觉比较舒服。另外,少数与多数问题也产生一定影响。如果群体规模较大,同族裔的学生就喜欢在一起。”
美国学生:不知道说什么
岱伯洛谷学院国际招生办公室(DVCInternational Admissions Office)顾问马克·伊沙姆(Mark Isham)则认为,在人际交往中,美国学生通常不会主动和国际生交朋友,而国际生初来乍到,更不敢轻易上前搭话。
美国学生也承认不知道如何同国际生交往。艾瑞克·罗奎斯特(Eric Lofquist)是一名当地学生,他说,自己不知道和中国学生说什么,也没有理由和他们说话。“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主要是我也不会说汉语。”他说。
国际生也认为美国学生不够热络。岱伯洛谷学院学生会(Student Union)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超过40%的美国学生表示,自己努力亲近国际生。但是,超过50%的国际生则认为,美国学生完全没有亲近的表现。
方法:“拓展”+“融入”
与当地人积极交往,能够缩短学生的心理适应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那么,如何拓展自己的交往圈子,多结识国外朋友,对中国留学生来说便成为一个考验。
“我们应该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勇敢地与人交流。面对需要处理的问题或一些好的机会,应该学会大胆地表现自己。”饶南清说。他认为,国外年轻人更开放,只要中国学生愿意,很快就能融入他们的圈子。
不同的是,朱超认为中国留学生融入西方青年的交际圈很困难。“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偏见。另一方面是文化的原因,由于文化差异问题,中国留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与其他国家的学生差别很大,这是阻碍交流的一大因素。”
虽然融入当地生活并非易事。但不可否认的是,当留学生的人际交往网络拓展开来,就会有更多的机会与外国人交流,这对留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首先,从实用角度讲,英语口语可以得到改进,国外朋友可以帮你校正发音。另外,从文化角度讲,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回国工作后,在与这些国家的人进行商业和文化往来时,也方便得多。”朱超说。
如何拓展交往的圈子,是摆在留学生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朱超建议,留学生可通过学校的国际交流中心举办的各种活动,认识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与课题组或者系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进行交流,从而使自己的人际交往变得多元化。
【中国学生在美交往难 如何走出人际交往瓶颈】相关文章:
上一篇 : 2014学生寒假火车票已 下一篇 : 放手让孩子去做 雄鹰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