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小将毕业课纳入必修课 校长亲自上毕业第一课
清华附小将毕业课纳入必修课 校长亲自上毕业第一课
还记得你小学毕业是怎样的吗?一场毕业典礼还是一纸毕业证书?从今年新学期开始,清华附小正式将毕业课纳入课表,开始长达一个学期的毕业课程,帮助学生适应即将到来的人生新阶段。据悉,目前北京的小学中开设毕业课程尚属首次。
校长亲自上毕业第一课
3月13日,清华附小六年级的学生们共同上了毕业课程的第一课——修远课。毕业第一课的任课老师便是校长窦桂梅。
所谓修远,出自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当天,窦桂梅先通过短片《行走的玫瑰》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窦桂梅出生在吉林省的一个小山村,15岁进入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她做了5年“替补队员”,教过音乐、数学、美术、思想品德……最终才教上了心爱的语文课。她在短片中说,因为喜欢,自己每次备课要写三份备课笔记。最终,窦桂梅创设语文教学的“三个超越”,成为当地最年轻的特级教师,并来到了北京,担任了清华附小校长。在她的带领下,学校进行课程整合,1+X课程体系得以创建。
不同于毕业典礼上一个人的演讲,也不同于一台毕业演出,校长窦桂梅的毕业第一课采取了学生提问她回答的方式,她站在学生中间,人人都是采访校长的小记者。面对学生成长的困惑,窦桂梅通过自己及身边的小故事表达了对学生的期望。
首次将毕业课课程化
清华附小相关负责人介绍,毕业课是学校的传统,但是将其课程化尚属首次。以往六年级学生毕业多是以一场毕业演出,及一次毕业典礼进行。很多进入初中的学生反馈说,一下子从小学生变成中学生有很多不适应,首当其冲的就是所学科目增多,令学生们很有压力。
学生们表示,小学老师是叮嘱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照顾得面面俱到,但是进入中学,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律性。因此,为了帮助毕业生适应中学生活,清华附小从本学期开始设置毕业课,且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
据介绍,清华附小毕业课程,首先以日常教学为主,帮助学生在小学的基础上逐步培养中学所需各项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同时补充修远课程。修远课程主要包含:中华文明启蒙、国际视野启蒙、走进中学、名师有约等。这些课程中,既有为中学做的充足知识储备,又有亲临中学的体验式学习,还有学校校长、特级教师等与学生进行的人生经历分享。这些课程的内容共同指向学生身心健康、成志于学、天下情怀、审美旨趣、学会改变等核心素养。毕业课由包括校长及校领导在内的18位老师共同任课。
学生可提前进中学体验
据介绍,除了小学与中学的课程衔接过渡外,小学在毕业课程上也会偏重体验。负责老师说,小学老师将带领毕业生第一次走进中学大门,第一次听中学课,第一次由初中生讲中学的生活。此外,毕业时,还将有最后一次铃声,最后一次上课及最后一次升旗仪式,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毕业教育。
除了课程、环境的衔接,小学也做好了孩子们的心理调试。据介绍,学校将针对六年级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女生课、男生课及如何管理压力,帮助学生疏解进入新环境的压力。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全面做好进入中学的准备。
【清华附小将毕业课纳入必修课 校长亲自上毕业第一课】相关文章:
上一篇 : 大学生休学创业遇难点 专 下一篇 : 大学生10年搜集27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