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学校网> 名师列表> 张异宾

名师简介

张异宾老师

张异宾

所属大学: 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 哲学系

主授课程: 暂无内容

教学风格: 暂无张异宾的教学风格

个人简介

张异宾(笔名张一兵),男,1956年3月17日生于江苏南京市,祖籍山东茌平。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哲学组主要成员,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学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教育部“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和“跨世纪人才工程”、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江苏省“青蓝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和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 现任职务: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南京大学学报主编(兼)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评议组成员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第一、二届哲学学部委员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常务理事 江苏省社联常务理事 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 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 武汉大学兼职教授 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苏州大学兼职教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 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 南京大学现代文学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 学习简历 1977.3-1979.9 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 1979.9-1981.11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工作简历 1982.12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教师 1984.6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副主任 1987.3-9 中共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 1987.10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 1988.1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 1988.11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教育长 1992.8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 1993.3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94.7 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原理教研室主任 1996.4 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 1997.7 南京大学校长助理 2002.2 南京大学副校长 2009.3 至今 中共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主要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2.马克思列宁哲学文本学 3.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 4.科学认识论与人本主义 5、历史构境理论 讲授课程 1.领导与决策原理(专科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科生)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本科生) 4.人:挣脱灵与肉的枷锁(本科生) 5.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硕士生) 6.哲学动态与评论(硕士生) 7.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著作(硕士生) 8.马列原著选读(硕士生) 9.历史唯物主义专题研究(硕士生)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问题(博士生) 11.哲学文献阅读与批评(博士生) 1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博士生) 13.马克思哲学文献精读(博士生) 14.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献导读(博士生) 二、 张异宾教授的主要学术研究活动 走出传统框架走向理性深处 张教授本名异宾,这是两个颇有些典故的用字。在四个姐姐陆续出世之后,他的到来着实让已有两代单传的父亲松了一口气。“异宾”,意为奇异的来客,其实是难等来的男孩。幼时的老师同学根据谐音将其简化为“一兵”,这便成了他后来写作时的笔名,也就是频频见诸于各学术刊物上的“张一兵”。 张异宾教授祖籍山东省茌平县,可他自己倒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1956年3月,他出生于南京城东的军事学院马标大院。1972年从南京市54中学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后于1977年入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79年再入读该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攻读哲学原理方向,师从李华钰教授。1981年8月毕业,获硕士学位,后来,2006年又在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张异宾曾在南京市工作十年,1993年回到母校母系任教,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本学和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提出构境理论。 张教授坦言,一个中国传统式的家庭氛围和稳定宽松的童年生活对于他后来性格的塑造极为重要。父亲的深沉理性和现实性以及母亲的外在热情和创造冲动是他在成年后的生活道路和治学过程中时常显露出来的理性与感性、创造与现实二元矛盾体共生现象之原因。 在研究态度上,张异宾始终拒绝思路的闭合。他认为,在爱因斯坦以后的时代里,如果有人还以为自己拥有绝对真理是一件十分可笑且可悲的事情。实际上所有的人都不过是在一定的理论参照系中,相对地持有具体的、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性的真理。这些东西从最初形成开始就是注定要被超越的。所以,在他的治学道路中,他从不简单地固守在某一种观点上,反倒会因发现自己先前的谬误而兴奋。 回顾自己的学生生涯,张异宾说,领他步入哲学殿堂的导师是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李华钰教授。她身体力行地昭示了一种进入精神悟境的指教:先做一个真实的人,再做学问。并且,使他同样感到十分荣幸的是得到了胡福民教授和孙伯鍨教授的点拨:胡先生给了他理论框架的开放前提和思想敏锐性,而孙先生则铸成了他后来整个哲学建构的基本逻辑和历史解析的方法和构架。他认为自己能在哲学理论道路上走到今天,以及将来或许可能获得的某些学术建树,都得益于这几位先生铺垫的每一块基石。 当20世纪90年代初“下海”的浪潮席卷整个中国大地的时候,张异宾教授选择放弃仕途,重新回到母校。就教学方面而言,他多年来在哲学系和全校开设的多门课程均受到了极高的评价。 在过去20多年的科研中,他主要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以及现代科学认识论和科学人本主义,并正在形成新的研究方向。截至2008年1月,发表个人专著十本,个人文集三部,主编论著十余部。截至2008年12月,已经完成国家青年基金项目一项,江苏省“八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江苏省“九五”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一项,江苏省“九五”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一项,国家“十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工程项目一项,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一项,南京大学“985”一期项目一项,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一项,参与完成国家“九五”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一项,目前主持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一项,国家“十五”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一项,国家“十五”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一项,国家“十一五”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项目一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一项,教育部委托研究项目一项,主持南京大学“985”二期国家社会科学创新平台一项。并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中,在国家一流刊物发表二十余篇(《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研究》等);cssci学术榜期刊发表二百五十余篇;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十三篇,转摘四篇;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六篇,转摘四篇;为《中国哲学年鉴》转载一篇,评述摘要二十一篇;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一百三十篇;为《哲学动态》转摘十五篇;《全国文科高校学报文摘》转摘九篇;《文摘报》转摘三篇、《光明日报》转摘四篇。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2008年度),总计发文138篇,同行专家他引116篇,共229次,个人发文和同行专家引用均为本专业前列。多年来,共有近二十项成果获各类奖,其中部委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二项,省级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三等奖一次。 早在撰写自己的硕士论文时,张教授就已经意识到,在唯物辩证法理论的逻辑中内嵌有人类主体的客观实践结构,尽管他也试图在传统哲学解释框架中对所谓唯物辩证法的逻辑体系进行一种“有机的”改造,但当时并没有也不可能意识到离开具体的历史的现实实践情境去建构一种本体论哲学体系的非法性。表层的理论逻辑平滑之下,其实遮蔽着严重的隐性悖结。好在这种理论矛盾不久就得到了直接显露并真实地爆裂开来,这导致了他自身理论探索的一次自我否定和向实践结构问题的挺进。在后来的研究中,他认为,只有把实践内含于自身的科学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形式,这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视界与现代科学视界的融合,是在科学理论建构的基础中真实地回到马克思科学哲学视界的本真基点上来,当然这不是指回到马克思的书本,而是背负着一个半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实践的全部成果回到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活生生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他看来,实践唯物主义不是一种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新的哲学框架。因此,他的哲学探索的一条主要思路是关于人的客观实践结构的研究。 1984年前后,张异宾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唯物辩证法的逻辑结构实际上不是直接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客体结构,而主要是基于人类社会实践及其历史发生的功能性结构。于是,他的研究重心逐步地转到了有关实践结构(格局)的思想实验上来。这从一开始就超出了传统哲学解释框架那种将实践限定在认识论范围中的理论视域,而把实践作为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规定来对待了。由于这一时期他同期进行的专题阅读正好是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和认识论,所以大量当代自然科学的范畴被引述到他的理论建构中,形成了“实践场”、“实践功能度”、“实践格局”、“实践构序”、“实践惯性”、“科学理论框架”和“隐性文化心态圈”等一大批极具启发意义的新概念。但他很快自省到这种研究实际上还是沿着一条实证地描述社会历史进程的客体向度展开的,这必然导致主体性批判张力的消失。这也是他后来转向历史辩证法主体向度研究的直接导因。 张教授哲学研究的另一条主要思路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深层反思。他历来反对传统哲学解释框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条式的理解,反对那种将经典著作视为字字为真的非科学的研究方式,而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即既要用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观点对待经典作家和经典著作,并同时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文本置于当代科学视界中,以达到与马克思的哲学视界的立体融合。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领域中,他能够不断地走出传统哲学解释框架那种以“原理”反注原著的做法,注意恢复科学文本的真实面貌。1995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便是他对传统哲学体系历来认为是真理的所谓“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永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反诘式专题研究。 在90年代初对新版《哲学笔记》的重新研读中,他搁置了“反注”式的传统思路,直接参照黑格尔的《逻辑学》等书,还原式地体会列宁读书时的真实情境,并同时查阅了与此有关的众多支持性背景资料。他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研究方式表明,学习和研究这部文献最重要的方面,不是力求让列宁笔记中的每一句话都变得无比英明,而是要真正理解列宁是如何十分艰难逐步地进入黑格尔大厦,而后又在黑格尔的逻辑巅峰上比肩于马克思,终而获得辩证法真谛的总体逻辑思路。这也是他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始终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显然,张异宾教授没有依循传统哲学解释框架那种闭环式的思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正面深入同时,他十分注意从反面和其它视角进行理论反省。用其本人的话来说,就是“去远方才能反观生存近处的清新”。他曾系统探究过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条道路”, 并在这一研究领域中,首次提出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层逻辑结构的系统看法,尝试了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交叉视角中探寻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发展的内在线索,一改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那种仅仅从人头出发的专题资料式的研究状态,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理论原则、历史发展中的内在逻辑悖结和冲突等具有创见性的分析见解。 除此之外,他还深入涉猎过一些现代西方哲学,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洛赫的人本主义哲学,波兰尼的意会哲学等。特别是对马斯洛的哲学探讨,形成了国内第一本从哲学逻辑上研究马斯洛的学术专著。在这本书中,他通过较深层次的哲学逻辑解析,使隐匿在心理学家马斯洛思想中的一条新人本主义思路昭然显现,并揭示了这一新人学的基本理论意向:科学主体化和人性实证化的双向建构,向人们展现了一种新的存在本体论、人学认识论和人论。同时又以这种人学理论在现实生活和科学中的有效泛化,表明了这一新人本主义在西方的巨大影响(《西方人学第五代》,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并且,基于对马斯洛和波兰尼的研究,张异宾第一次提出了“科学人本主义”的概念,指出了正在当代西方哲学认识中出现的将人类主体价值与科学理性重新统一起来的人学新动向。 然后,必须提到的是他上一世纪末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献的研究所得。这一“回到马克思”的研究过程,从1988年到1998年,经历了整整十个年头。他自认为其结果是终于使自己基本摆脱了在指认某一观念、特定文本语境中历史地标注“马克思认为”时一直持有的浮现悬虚的心理焦虑。在面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的理论家对马克思的批评和“发展”时,也有了基本理论逻辑的防守反击底线。这一研究成果集中实现为他1999年出版的《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转换》的学术专著。这是一条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深层语境反观其哲学话语变革的全新道路。其中,他提出了马克思面对古典经济学所经历的三个重要理论时期:人学社会现象学批判时期、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批判时期和基于社会认识论之上的历史现象学批判时期。《回到马克思》的面世,体现了张异宾对马克思哲学的认真研究和传统教科书体系的深刻反思,有力地推动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拓展和深化。该书特点有三:首先是哲学话语在经济学语境中的凸现,通过深度剖析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揭示其哲学发展的内在机理,开启了新的研究视阈;再者,张异宾在创作过程中占有并充分利用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尤其是MEGA2的最新研究成果,还从哲学角度区分、评估了马克思理论写作中的三类文本——摘录和笔记,手稿和书信,完成发表的文献;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回到马克思》的创作过程中贯穿着张异宾强烈的方法论自觉意识,确立了称为深层历史解读的文本学研究方法,并首次提出对研究模式的考察:该书导言中界划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中的五大解读模式,即西方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学派、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和南京大学孙伯鍨教授开创的深层历史解读法。这得到了马克思哲学研究学者的普遍关注。 随后,张异宾开始以同样严谨、务实的态度进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通过直接面对大量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文本,力图建构特定的真实历史语境,找出其理论逻辑和主旨的“症候”所在,从而能够真正透视现代西方哲学文化视域,在深度解读的基础上,开始新一轮的理论拓荒,实现对批判对象的深层理论框架的真正解构? 立足历史、依据文本、对话当代,这一科学的方法论为张异宾近年来所一直强调并坚持。在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无调式的辩证想象》、《问题式、症候阅读和意识形态》和《文本的深度耕犁》(二卷)三部作品相继问世,这一方法得到了集中展现。张异宾直接面对阿多诺、阿尔都塞、卢卡奇、施密特等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一手文献,着力于真实历史语境的剖析,把握其理论逻辑和主旨所在。从而完成对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实现研究范式的全新建构:长期以来,学界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资料性的评述阶段,缺乏一种以驾驭性的哲学话语真正进入言说者语境的深入研究;由此先生认为,就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推进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并非在旧有思路上盲目前进,而是实事求是地转过身来,以精耕细作的姿态和深度耕犁的方式重新面对我们一度以为完成了的文本和人物。 2000年前后,张异宾教授再度提出了一个在全国学界引起广泛反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全新的研究范式的问题,即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终结、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与晚期马克思主义这几个全新的概念,他试图通过以上理论努力建立一个全新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础性理论平台,重新定位当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最新动向。这在2004年出版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一书中进行了详细论述。在他看来,当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理论前置是关于研究范式的转换问题,新左派以及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在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之后出现了很大的分化,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条件下,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如本真马克思和资本主义政治批判两大主题)的内涵与外延已不再能统摄纷繁复杂的后现代景观。倘若再不进行研究范式上的重新界划,我们无疑将陷入理论逻辑上的混乱之中。基于这种认知,张异宾提出必须通过一种新的历史性理论逻辑界说来反省这一现象,即只有指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终结并建构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与晚期马克思主义的并存新格局,才能重新审视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最新动向。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中,张异宾还非常注重补遗性研究,这既是其方法论的自觉使然,又体现了他独到的理论洞察力。对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广松涉和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关注,正是源自马克思主义文本学研究和对后马克思思潮代表人物齐泽克的梳理过程。近年来,张异宾组织翻印了《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广松涉编注),并出版了《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正引发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 2007年,张异宾开始提出自己的哲学观点,即构境理论。2008年,张异宾出版《回到列宁——对“哲学笔记”的一种后文本学解读》,在这本书中,他第一次运用了自己的思想构境理论。

同校名师
  • 沈厚才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工程管理学院

  • 贾叙东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 陈建群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 李斌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法学院

  • 张仁善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法学院

  • 肖泽晟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法学院

  • 汪萍

    所属大学:南京大学

    所属院系:法学院

一对一辅导更多>>
热门名师
  • 黄予所属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 吴开琪所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
  • 欧阳恕所属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杨克斯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杨梅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文衍宣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范基骏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苏朗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李俚所属大学: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