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简介

周沛,男,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系主任。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学;开设《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农村社区研究》等课程。1978年9月入南京大学哲学系,1982年7月本科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1983年9月入中央党校理论部,1986年7月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02年9月在职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2005年12月获社会工作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 in Social Work);2001年9月在职就读于南京大学哲学系,2005年11月获哲学博士学位。 电子邮件:njuzhoupei@163.com, njuzhoupei@126.com 代表成果 A、学术论文 35、2009,《独生子女风险及其保障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与周进萍合作); 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 2009年第4期全文复载; 34、2008,《福利国家和国家福利——兼论社会福利体系中的 政府责任主体》,《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33、2007,《论社会福利的体系构建》,《南京大学学报》第6期; 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保障制度》 2008年第3期全文复载; 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 2008年第2期全文复载。 32、2007,《农村居住集中化过程中农民住房保障与福利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第4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 2007年第10期全文复载。 31、2006,《城市贫民的生存现状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 《南通大学学报》第5期; 30、2006,《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同源性及其在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意义》,《江苏社会 科学》第2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6年第6期全文复载。 29、2006,《乡镇社区发展模式和道路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三个周庄为例》,《南京大学 学报》第2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6年第7期全文复载。 28、2006,《城市弱势群体生存现状与救助机制研究》,《唯实》第2期。 27、2005,《一项急需而有价值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论企业社会工作》,《社会科学 研究》第4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卡》2005年第10期摘录。 26、2003,《社区工作中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及其意义》,《社会科学研究》第6期。 25、2003,《关于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9期全文复载)。 24、2003,《论社会工作当中的社区保障》,《江海学刊》,第2期。 23、2002,《社区照顾;社会转型时期重要的社会工作模式》,《南京大学学报》第5期。 22、2002,《集镇社区的经济依托和发展基础,兼论廿八都古镇的兴衰与开发》,《浙江省 委党校学报》第6期。 21、2001,《农村发展三题》,《江苏经济》第6期。 20、2001,《重视和重建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学》第2期。 19、2000,《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城市绝对贫困现象研究》,《南京大学学报》第6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4期全文复载。 18、2000,《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11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农业经济》2000年第12期全文复载,2000年中国 社会学年会二等奖优秀论文。 17、1999,《权威结构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第11期。 16、1999,《再就业:农民问题的新内容》,《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2000年第1期全文复载。 15、1999,《对一个共产主义小社区的考察》,《社会》第5期。 14、1999,《农村社区综合发展的十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第9期全文复载。 13、1999,《失业、失业保险、社会救济与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学报》第1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第4期全文复载。 12、1998,《我国两次劳动力剩余及转移的社会机制与社会功能,相互作用及基本对策》, 《南京社会科学》 第11期。 11、1997,《论社会保障的阶级属性、资金来源及建立原则》,《南京大学学报》第2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第4期全文复载。 10、1995,《建立三元社会结构是“民工潮”有序流动的战略选择》,《南京社会科学》 第10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1996年第1期全文复载。 09、1995,《毛泽东农村社会调查与职业社会学家农村社会调查比较》,《南京大学学报》 第4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社会学》1996年第1期全文复载;南京大学1997年 文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08、1995,《调查计划是社会调查中的重要一环——马克思〈工人调查表分析〉》, 《社会学与社会调查》 第4期。 07、1993,《社会调查是克服主观主义的有力武器——试论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方法、工作 作风理论》,《南京大学学报》第4期。 06、1993,《街道经济与城市社区的现代走向》,《唯实》第11期。 05、1993,《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的几个问题》,《南京大学学报》第1期。 04、1993,《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的是与非》,《南通师专学报》第2期。 03、1987,《家庭经济在苏北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江苏经济探讨》第9期。 02、1987,《主观主义与一般认识错误之区别》,《唯实》第2期;《文摘报》1987年 7月12日转摘。 01、1983,《读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唯实》第2期。 B、个人著作 09、《社会工作概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08、《社会福利体系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07、《社区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06、《农村社区发展模式比较研究》,香港,香港三元出版社2001年版; 05、《农村社会发展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04、《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论》(与孙霞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03、《马克思社会思想史纲》(参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02、《江苏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与对策》(参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01、《中西哲学简史》(参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C、译著 01、《发现的模式》(Patterns of Discovery)(美汉森著,与邢新力合译),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公司1988年版。 科研项目 14、2008,香港理工大学资助项目《企业社会工作研究》,主持人; 13、2008,国家教育部聘请外国专家重点资助项目《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研究》,主持人; 12、2008,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2008年度曾宪梓助残研究 基金科研项目招标课题:《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政府责任研究》, 主持人; 11、2007,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长江三角洲地区残疾人事业 发展研究》(国家级课题),主持人。; 10、2006-2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研究, 主持人; 09、2004—2005,国家教育部聘请外国专家重点资助项目:乡镇社区发展研究,主持人; 08、2002—2005,国家教育部项目:乡镇社区发展模式与道路研究——以江苏省三个 周庄为例,主持人; 07、2004—2005,南京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城市弱势群体生存状况及救助机制研究, 主持人。 06、2003—2004,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与救助机制研究, 主持人。 05、2002—2003,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课题:城市绝对贫困问题研究,主持人。 04、2001—2003,南京大学985分项目:新时期农村社会风险研究,参与者。 03、2001—2002,南京大学研究生院:乡镇社区教学实证研究,组织者。 02、1994—199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研究,主持人。 01、1992—199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研究,主持人。 学术交流 15、2009/1 香港理工大学学生互动及学术交流 14、2008、11,韩国光州全南大学学术会议。演讲; 13、2008/12,香港浸会大学访问; 12、2006/6, 第二届国际青年增权会议,香港城市大学。 11、2006/4,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福利改革国际会议,香港浸会大学。演讲: 《农村居住集中化过程中农民住房福利研究》。 10、2005/11,中、日、韩社会福利研讨会,日本福祉大学,名古屋。演讲: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住房规划与保障》。 09、2005/4,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访问学者。演讲:《农村发展模式研究》。 08、2004/9, 资产建设国际研讨会,山东大学。 07、2004/2-5,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学习。 06、2003/10,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行政系访问学者。 05、2003/10,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访问学者。演讲:《内地社会救助制度分析》。 04、2002/9, 台湾政治大学学术交流。 03、2002/1,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访问学者,演讲:《内地城市绝对贫困研究》。 02、2000/12, 转变中的中国社会研讨会,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 01、1998/6-9,福特基金交流,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 学术获奖 05、 2000年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04、 1999年江苏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03、 1997年南京大学首届文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02、 1996年南京大学春兰教学奖; 01、 1995年南京大学育才奖; 学术兼职 03、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 理事 02、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理事 01、江苏省社区发展研究会 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