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学校网> 名师列表> 李曙光

名师简介

李曙光老师

李曙光

所属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所属院系: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主授课程: 暂无内容

教学风格: 暂无李曙光的教学风格

个人简介

李曙光 院士 教授 :86-551-3607647 :lsg@ustc.edu.cn 李曙光,地球化学家,1941年生于咸阳。1960年毕业于天津第17中学,同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进修。先后多次赴德国马普化学所、香港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0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七十年代参加国家铁矿科研会战,他应用趋势面分析成功预测出鞍本弓长岭矿床深部富矿体,并钻探验证成功;应用C同位素证明弓长岭富磁铁矿石中的石墨为菱铁矿变质分解成因,据此提出该富铁矿床成因的新模型,该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二等奖。自1983年以来,他长期从事变质同位素年代学即造山带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在变质同位素年代学理论研究方面他最早发现超高压榴辉岩的白云母含大量过剩氩;证明了超高压变质与退变质矿物之间存在同位素不平衡;较早发现在低级变质条件下稀土元素可活动,且Sm-Nd体系可被重置;首次精确测定了榴辉岩中金红石的U-Pb年龄。他最早通过测定大别山榴辉岩年龄获得华北与华南陆块在三叠纪碰撞的结论;系统测定了北,南秦岭一系列蛇绿岩及岩浆岩的同位素年龄为秦岭造山带多陆块拼合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他首次测定出大别山超高压岩石的二次快速冷却曲线,并通过对不同岩片的精确定年和同位素填图揭示了俯冲陆壳内的多层次挤离和解耦,及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多岩板、多阶段折返出露过程于机制。上述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重视,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2005年1月统计,第一作者论文的SCI总引用频次667次,平均单篇引用20.21次,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前2000名科学家中排名914名。2005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简历 李曙光1941年2月15日生于陕西咸阳市,祖籍河南清丰县,并在天津接受小学、中学教育。李曙光出身职员家庭。其父亲李培仁年轻时就离开家乡(河南清丰县)到大名第七师范学校和北平大成职业学校读书,毕业后到陕西中国农民银行任小职员,并在与当时逃难到咸阳在纱厂打工的母亲张瑞霞(河南清丰县老乡)结婚。母亲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明事理,对孩子的教育培养起很大作用。抗日胜利后,1946年父亲调入天津中国农民银行,举家移居天津,1948年天津解放后留用转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至退休。李曙光是长子,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由于母亲身体不好,一直没有工作,全家5口只靠父亲一人工资生活,家境比较清贫。小学1-3年纪为了选择学费低的学校,李曙光频繁换了3个私立小学就读。因此3年纪就读的“惠民小学”在(51或52年)改为公立“一区十六小学”时,全校师生的高兴劲就别提了,因为从此学生免交学费了,老师工作也有保障了。李曙光幼时智力发育较晚,小学4年纪以前尽管很用功,但成绩不好,每次考试成绩都是“丙“(刚及格),直到4年纪因骨折休学半年,留了一级,才突然感到功课都变容易了,小学5-6年纪成绩上升至班级第3名。 1954年李曙光从“一区十六小”毕业考入天津第17中学,并在那里学习6年直到高中毕业。中学阶段李曙光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兴趣,经常阅读“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画报”等科普刊物,并长期参加了天津少年之家的航模组活动,为能从中获得一些教科书以外的知识而欣喜,并培养了对航空事业的兴趣。在学习中,李曙光重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6年来他坚持所有作业都自己独立完成。他认为做作业是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遇到难题你能通过独立思考,找到解题方法,你就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一旦由别人告知了答案,这道题的训练作用就大打折扣。正是这种从中学到大学一直坚持的独立思考学习方法,日积月累,使李曙光获得了很好的科学思维能力。中学阶段,李曙光还注重自身德智体的全面锻炼与发展。除学习成绩优异外,李曙光还承担了大量社会工作,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初二寒假,他与几个志同道合同学自动到到天津北郊农村(双口)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农村生活。这些工作和活动使他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和工作能力。1958年和1959年他分别被评为天津市建设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和学校青年积极分子,1960年6月高中毕业前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阶段他还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如踢球,长跑,体操,举重,射击,航模,这不仅健壮了他的身体,还锻炼了他的意志品质。 1960年李曙光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分配到地球化学专业学习。这与他原来希望学习航空的理想志愿有很大差距,报道第一天产生了很大的失落感。但李曙光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想通了航空、地球化学都是国家的需要,不能人人搞航空。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服从国家的需求,过去对航空的兴趣无非是中学参加航模活动培养的,只要努力今后也可以培养对地球化学的兴趣。科大地化专业的数理化基础课程很重,这为他后来工作中适应地球化学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大学期间他仍坚持全面发展,他学习成绩优秀,并先后担负了系、校学生会主席工作,还是系舞蹈队,校武术队队员,1963年被评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届优秀学生。1964年暑假他到中科院北京地质所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涂光炽先生,由王道德和王玉荣老师具体指导做Sn在成矿热液中的迁移形式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可惜1965年上半年李曙光被抽调到北京四季青公社、香山大队参加“四清”工作队,没能最终完成毕业论文。 1965年7月李曙光本科毕业后被留校在近代化学系地球化学教研室任教。由于毕业后一直参加“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直到1972年李曙光才开始接触业务工作。1972年参加教研室集体承担的铜陵铜官山铜矿的尾砂综合利用研究。1973年科大地化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李曙光先是做为助教参加了矿物岩石鉴定方法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后来又领导建设了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实验室并开设了相关课程。那时科大刚下迁合肥,百废待兴,为了追回文革失去的8年时间,李曙光如饥似渴进行学习。除了花了大量时间做实验室建设工作外,李曙光这时开始跟着广播重新开始学习英语,因为李曙光中学、大学都学的俄语,大学“二外”学了一点英语基础知识无法适应新形式下的大学教学科研工作。那时李曙光还对数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很感兴趣,为此花了大量时间补学大学未学过的“线性代数”、“多元统计”和“计算机语言”课程。1976-1980年,李曙光与科大地化大部分教师一起参加了国家铁矿科研会战,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鞍(山)-本(溪)科研队(队长刘若新)、弓长岭黑富矿科研组组长,负责“弓长岭大型富磁铁矿矿床的形成条件、找矿标志和成矿预测”研究工作。1981年,李曙光结识了第一次到中国进行讲学的国际著名华人地球化学家,澳大利亚的孙贤术博士,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挚友。1982年李曙光晋升为讲师。 1983年9月-1986年2月,李曙光被科学院公派到美国访问进修,他在涂光炽和孙贤术先生推荐下赴麻省理工学院(MIT)地球与行星科学系,在国际著名地球化学家S.R. Hart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研究组学习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这次留学经历是李曙光科学研究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初到到美国时所见中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使他充分理解了改革开放的意义,激发了他学成回国,尽快建设自己的国家的愿望。他推掉了朋友介绍的为石油公司翻译培训教材赚取外快的好意,全力以赴地学习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他常说赴美留学最大的收获是3条:(1)开阔了眼界,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基础研究,了解了世界上顶尖科学家都在关注研究什么;(2)见识并学到了什么是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格、严密的科学方法,真正体会到地球化学是一门十分精确,严密的科学;(3)改进了英语,获得了了解国际动态并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的能力。这对他以后在超高压变质岩年代学研究中能跻身国际前列起到重要作用。在MIT进修期间,他分析研究了夏威夷火山岩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并在美国AGU会议上报告交流(EOS,1985,v.66, No.46, 1133-1134),对我国华北太古代绿岩带和秦岭-大别山镁铁-超镁铁岩石进行了Sm-Nd同位素定年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回国后,李曙光仍回中国科技大学任教,并立即参加了新疆305项目(1986-1988),负责北疆西部阿拉套山地区的区域地球化学专题研究。与此同时根据在美留学期间所学,为研究生开设了两门新课:“痕量元素地球化学”和“地幔地球化学”。为培养研究生学会批判地从文献中学习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英语阅读能力,两门课程均采用讨论英文文献为主,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1987年,李曙光申请了他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华北,华南陆块的碰撞时代—Sm-Nd同位素定年方法”(1988-1990)。1988年,晋升为副教授。此后,李曙光多次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组成员。1989年,大别山因发现超高压变质成因的含柯石英榴辉岩而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李曙光也抓住机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持续资助下,对大别-苏鲁带超高压变质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除他自己独立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外,还参加了从柏林主持的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973”大陆深俯冲项目,和孙枢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此外,还与张国伟教授合作对同一造山带的秦岭蛇绿混杂岩进行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1993年李曙光晋升为教授,1994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李曙光在超高压变质岩年代学研究的卓越表现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德国马普化学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家E. Jagoutz博士主动来函要求合作进行研究。1994年和1996年他两次共9个月到德国马普化学所宇宙化学研究室开展合作研究。1999年11-12月,李曙光应邀到香港大学地质系进行访问,2001-2003年又两次共5个月到德国马普化学所地球化学研究室进行访问,从事大别山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2003年,李曙光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2005年,李曙光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主要研究领域和成就 李曙光的研究领域在赴美留学前后有较大变化,出国前及在美访问前期主要从事太古代铁矿和绿岩带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在美访问后期和回国后主要从事变质同位素年代学和造山带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主要成就可概括以下5方面。 (一)太古代铁矿和绿岩带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 1,寻找富铁矿曾是我国七十年代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鞍山弓长岭铁矿是我国唯一一座大型富磁铁矿矿床。李曙光在承担的“弓长岭富磁铁矿矿床的形成条件、找矿标志和成矿预测”研究工作中,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弓长岭中央区和西北区富铁矿体的展布规律进行了趋势面分析,具此预测东南区深部存在富铁矿体,并对其赋存部位进行了定量的预测。这项预测报告向冶金部会战指挥部汇报后当即批准进行钻探验证,钻探证明在所预测部位打到13米厚的磁铁富矿。此外,李曙光及其课题组还应用C同位素证明弓长岭富磁铁矿石中的石墨为菱铁矿变质分解成因,据此提出该富铁矿床成因的新模型。这项成果获1978年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和198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 2,源自上地幔的太古代绿岩带镁铁质岩石是探索地球早期上地幔亏损和板块运动起始时代的重要研究对象。铁矿科研会战结束后,80年代前半期,李曙光对此作了初步探索。他较早测定了华北太古代清源群、登封群的Sm-Nd年龄,并发现在28-25亿年期间,华北太古代上地幔保持弱亏损状态,的eNd(t)值稳定在+2左右(李曙光等,科学通报,1987;李曙光,张宗清,地球化学,1990)。李曙光还在国内较早应用痕量元素地球化学原理研究了太古代绿岩带拉斑玄武岩与现代岛弧拉斑玄武岩Cr、Ni含量的差异,指出太古代绿岩带的形成构造北京与现代岛弧有差异(李曙光,1986,国际前寒武纪地壳演化讨论会论文集(二),地质出版社)。 (二)变质过程的同位素体系及变质年代学理论基础研究 精确测定地壳运动中发生的变质作用时代可恢复地壳运动的温压变化历史,这对大陆动力学研究非常重要。然而变质作用精确定年的成功与否在于我们对变质过程中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是否有正确的了解。李曙光在该领域,尤其对超高压变质作用中同位素体系做出许多开拓性工作。 1. 90年代初,在西阿尔卑斯和大别山的超高压变质定年研究中都存在者一个重大争议,就是所报道的超高压榴辉岩多硅白云母Ar-Ar年龄总是比Sm-Nd年龄 或锆石U-Pb年龄老,从而引起争议。李曙光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个实验,选取两个采自苏鲁地区的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同时对它们进行Sm-Nd、Rb-Sr和Ar-Ar定年以比较其定年结果。结果Sm-Nd、Rb-Sr法给出了一致的三叠纪年龄(228-219百万年),而Ar-Ar法给出了反常的元古代古老年龄(800-900百万年),从而较早发现并证明造山带榴辉岩中的白云母含大量过剩氩,指出这是导致大别山和阿尔卑斯山榴辉岩氩同位素年龄偏老的主要原因,为正确进行超高压变质岩定年作出了决定性贡献。这一发现得到国际同行的承认和高度评价,并在该文(Chem. Geol, 1994)发表后使多硅白云母过剩氩研究成为国际上氩年代学研究的新热点。相关论文SCI引用136次(他引113次)。 2. 为了获得超高压变质岩的高精度Sm-Nd、Rb-Sr年龄,李曙光详细研究了超高压变质岩的Sm-Nd、Rb-Sr同位素体系,证明了超高压变质矿物之间Nd同位素达到平衡,但退变质过程是开放体系,在高压矿物与退变质矿物之间存在Sr、Nd同位素不平衡,从而指出含有退变质矿物的全岩参与做Sm-Nd,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会导致偏差。这为正确进行高压变质定年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成果是98年第9届国际同位素地质大会特邀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表在Intern. Geol. Rev. (1999,SCI引用49次,他引44次,列当年该杂志引用率第二名). 3. 在对五台群晚太古代绿岩的研究中揭示了稀土元素在低级变质条件下可活动,较早发现太古代低级变质火山岩的全岩Sm-Nd同位素体系可像Sr同位素一样被重置而给出变质年龄。这对正确解释变质岩Sm-Nd年龄有重要意义,也成为近年来人们质疑早太古代Nd同位素值示踪价值的依据。该文发表在Precam. Res. (1990)。SCI引用16次(他引14次)。 4.90年代初,对杨子陆块北缘和大别山兰片岩的形成时代曾存在元古代和三叠纪之争,全岩Rb-Sr等时线给出元古代年龄,而兰片岩的多硅白云母给出三叠纪Ar-Ar年龄。李曙光应用扩散动力学计算了早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及叠加的蓝片岩相变质作用各自的Sr同位素均一化尺度,从理论上解决了全岩Rb-Sr年龄与单矿物年龄的矛盾,以及扬子陆块北缘蓝片岩形成时代的争议,证明蓝片岩相变质发生在三叠纪。该成果收入总结性论文Chem. Geol.(1993)中。 5.指导研究生,李秋立,首次精确地测定了榴辉岩中金红石的U-Pb年龄,并建立了用绿辉石Pb扣除金红石普通Pb的定年方法,为精确测定榴輝岩冷却史提供了新途径。该文发表在Chem. Geol.(2003)上,SCI引用11次(他引4次)。 (三)华北-华南陆块碰撞时代与拼合过程 中国东部大陆是华北和华南陆块碰撞拼合而成,查明其碰撞时代与拼合过程及秦岭-大别造山带演化是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关键课题。李曙光最早应用变质同位素年代学解决这一大陆动力学的重要科学问题,并取得如下重要成果: 1.由于造山带产高压榴辉岩是陆-陆碰撞的产物,测定其形成时代可获得大陆碰撞发生时代的关键证据。李曙光最早对大别山饶拔寨石榴辉石岩进行了Sm-Nd定年,首次用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测定了华北和华南陆块的碰撞时代为三叠纪早期,解决了中国地质一个重大有争议问题(中国科学B辑,1989)。1993年李曙光在国际地球化学主流刊物“Chemical Geology”上系统发表了他对大别-苏鲁带超高压变质岩的Sm-Nd定年结果,并通过Sr、Nd同位素证明该带含柯石英榴辉岩是陆壳俯冲成因,从而获得华北与扬子陆块在三叠纪最终碰撞的结论。这些定年结果被后来国内外同行工作证实,并被广泛引用。相关论文SCI引用频次达454次(他引370次)。其中Chem. Geol.(1993)论文的单篇SCI引用已达241次(他引200次)。该文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经典论文。 2.秦岭与大别山属同一碰撞造山带,为了全面认识华北和华南陆块的碰撞过程,李曙光与西北大学张国伟教授合作,系统测定了北秦岭丹凤群及二郎坪群古生代岛弧岩浆岩结晶和变质年龄;查明南秦岭勉-略构造带古洋壳削减发生在石炭纪,及古洋盆闭合时代为早三叠纪。这些工作为秦岭造山带两条地缝合线的厘定及多陆块拼合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1989,1996,2003)、地质学报(1993)、The Jour. of Geology(1996)、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2002),并得到广泛引用。SCI引用47次(他引23次)。 3.为解决大别山构造框架问题,首次在大别山西北部定远组发现可与东秦岭丹凤群对比的古生代岩浆弧,它代表华北陆块南部活动陆缘为判定大别山地缝合线位置提供了重要证据。该成果发表在地质科学(1998)和Phys. and Chem. of the Earth(2001)。SCI引用34次(他引21次) 4.大别山低温榴辉岩的年代学研究程度地,且存在分歧。此外,大别山还缺乏陆陆碰撞前的洋壳俯冲证据。李曙光与孙卫东合作对大别山西北部与定远组相邻的浒湾带低温榴辉岩和南侧红安地体低温榴辉岩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研究。该研究较早将锆石微量元素、包裹体矿物成分和高精度离子探针U-Pb定年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证明了北部浒湾带低温榴辉岩的高压变质时代为石炭纪、变质岩的原岩为古生代俯冲洋壳及相关的岛弧玄武岩;而南侧红安地体低温榴辉岩的高压变质时代为三叠纪。该工作解决了国内该类榴辉岩形成时代的争议,发现了大陆碰撞前的洋壳俯冲成因榴辉岩,找到了洋壳俯冲转化为陆壳俯冲的连接点。该文发表在J. Metamorphic Geol.(2002)。SCI引用30次(他引25次) (四)陆壳深俯冲过程及超高压变质岩折返机制的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 陆-陆碰撞导致陆壳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含柯石英或金刚石的超高压变质岩是在陆壳俯冲深度超过90公里时,经过超高压变质形成的。它是如何从大于100公里的深度快速折返到地表已成为大陆深俯冲研究的著名科学问题。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理解大陆地壳深俯冲过程。国外流行观点是俯冲陆壳整体一次快速折返,李曙光及其领导的研究组通过系统工作提出多岩板三阶段折返模型及相关证据。它们主要是: 1. 李曙光利用他到德国马普化学所宇宙化学研究室开展合作研究的机会,利用Jagoutz博士的高灵敏度质谱计研究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及其围岩的冷却历史,测定其抬升过程的冷却T(温度)— t(时间)曲线。该成果精确测定了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峰期变质时代是226±3百万年。后来李曙光又指导研究生将锆石微量元素、包裹体矿物成分和高精度离子探针U-Pb定年结合起来精确测定了超高压变质岩峰期变质时代为227.4 ± 3.5 百万年 ,验证了上述Sm-Nd法测定的峰期变质年龄的正确性(科学通报,2005)。此外,该成果首次测定出大别山超高压岩石及其围岩具有相同的二次快速冷却曲线,据此提出超高压岩石多阶段快速抬升的折返机制,并为解决超高压岩石与围岩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制约;该成果应邀在98年第9届国际同位素地质大会上做特邀报告,并发表在地球化学最高学术刊物Geochem. Cosmochem. Acta (2000)上,单篇SCI引用已达118次(他引96次),在该杂志当年发表论文中排名第一,是近年来该领域高引用率(Top 1%)论文。 2.2000年以来在北大别带先后发现了榴辉岩和其中所含的微粒金刚石(Xu et al.,2000; 2003),证明了除已知的南大别带外,北大别带也是一个超高压变质带。李曙光敏锐地理解了这一发现的意义,即折返到地表的超高压岩石不是铁板一块,而是由若干岩片组成,查明这些岩片的性质和俯冲-折返历史的差异就成为下一个主要研究目标。李曙光指导他的博士生(刘贻灿,2004年调入科大)测定出北大别榴辉岩的形成时代也为三叠纪,因而证明北大别带也是华南俯冲陆壳的一部分,但与南大别超高压带属不同岩片。它们在折返过程、峰期变质时代和退变质历史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这为超高压变质岩的多岩板折返机制的确定提供了重要证据。该成果先后发表在Sci in China (Ser. D)(2000),J. Asian Earth Sciences(2005),和Lithos(2007)。 3.在查明北大别带也是华南俯冲陆壳一部分的基础上,李曙光及其研究组开展了南、北大别带的Pb同位素填图研究。该研究揭示出,已折返到地表的南大别超高压变质岩具有上地壳特征,而北大别片麻岩具有下地壳特征,并据此提出在俯冲过程中俯冲陆壳内部可发生多层次挤离,脱藕,形成多个岩片相继逆冲折返的模型(李曙光等,2001,2005a)。这一模型修正了国外学者的俯冲陆壳整体折返模型实。 4.对与俯冲板块断离有关的南秦岭同碰撞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它们的形成时代(225 ~ 205Ma)与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第一次快速冷却时代(226 ± 3Ma-219 ± 7Ma)一致,从而证明超高压岩石第一次快速抬升与俯冲板块断离有关,并指出秦岭地区俯冲板片断离深度较浅。该文发表在J. Geol. (2002)上,SCI引用20次(他引17次)。 5.李曙光发现了与超高压变质岩第二次快速抬升有关的二次多硅白云母并测定了其Rb-Sr年龄182.7±3.6 百万年,给出了第二次快速抬升的准确时代。综合上述成果,改进了超高压变质岩冷却曲线,并提出了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多岩板三阶段折返模型,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通报(2001)和岩石学报(2005)上, 6.通过对大别山罗田穹隆的惠兰山基性麻粒岩的年代学研究,证明它是早白垩世受上涌地幔的热作用而发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并随后与罗田穹隆一起发生快速抬升。该研究揭示的山体快速抬升与碰撞后大规模岩浆作用的时代耦合关系是发生山根去根作用的有力证据,并据此提出超高压变质岩第三次快速抬升是早白垩世岩石圈伸展作用及山根拆离的结果。该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D辑)(2005)。 (五)华北陆块及其两侧造山带中生代岩浆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华北陆块及其两侧造山带中生代岩浆作用非常强烈,并伴有岩石圈减薄和造山带去根作用,以及大规模成矿作用。然而,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并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近年来,李曙光开始关注这一研究领域,并取得如下初步成果。 1.李曙光很早就注意到超高压变质岩代表的深俯冲陆壳与上地幔相互作用问题。早在80年代,在美国MIT进修期间就测定了大别山祝家铺碰撞后辉石辉长岩侵入体的Sr-Nd同位素组成,这一来自地幔的岩石却显示出典型的古老下地壳特征。但是,华北陆块内部远离碰撞带的中生代镁铁质岩石也有类似的Sr-Nd同位素组成,因此很难将其与华南俯冲陆壳联系起来。最近,李曙光及其领导的研究组发现大别山祝家铺碰撞后辉石辉长岩较华北陆块内部中生代镁铁质岩浆岩有较高的208Pb/204Pb组成,而与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类似,因此证明了祝家铺碰撞后镁铁质岩浆岩的地幔源区受到再循环华南俯冲陆壳的影响。该成果已发表在国际主流刊物Lithos(2007)上。 2.对于华北陆块的中生代镁铁质岩讲岩所表现出的下地壳同位素特征前人多解释为是来自富集的岩石圈地幔。李曙光依据某些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的耦合特征,如EMI同位素特征与低Ce/Pb耦合不能用交代富集地幔解释,指出这种特征是下地壳物质沉入地幔与上地幔混杂的结果。该论文被收入到由英国出版的专著中(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 3.对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开展了精细的地层年代学研究,厘定出4期火山岩事件:兴隆沟组(177百万年),蓝旗组(166-153百万年),义县组(125-122百万年),张老公屯组(106百万年)。其中义县组含鸟龙化石地层年龄已在国际刊物Cretaceous Res.(2007)上发表。 上述成果共发表论文142篇(第一及通讯作者96篇),其中SCI论文46篇(第一及通讯作者37篇。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2005年1月统计,第一作者33篇论文的SCI总引用频次667次,平均单篇引用20.21次,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前2000名科学家中排名914名。由于李曙光在超高压变质年代学研究的卓越贡献,2005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 李曙光及其他国内超高压变质研究领域同行的工作使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研究成为国际地球科学研究最活跃的前沿领域。2005年其SCI引用率列全球地球科学研究第6名,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第1名,大大提升了我国基础地质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同校名师
  • 张光前

    所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所属院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李永新

    所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所属院系:工程科学学院

  • 刘申友

    所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所属院系:工程科学系

  • 秦俊

    所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所属院系:工程科学学院

  • 周丛照

    所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所属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 范洪义

    所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所属院系:理学院

  • 任多敏

    所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所属院系:理学院

热门名师
  • 黄予所属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 吴开琪所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
  • 欧阳恕所属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杨克斯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杨梅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文衍宣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范基骏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苏朗所属大学:广西大学
  • 李俚所属大学: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