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新使命 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许文广说:现在的社会,多元化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我们尊重不同的声音和价值理念,但是作为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手做的这个活动,还是要传递共同主流的价值观。
于是,在2012年的第一课里,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出场了,这符合主创人员一贯紧扣时事的思路。作为主讲嘉宾,刘洋会给孩子们讲述太空之美、地球之美,当然,回到地球之后的人性之美也相当重要。
2012年又是奥运年,奥运冠军们要再次齐聚第一课:两届奥运会的蝶泳冠军焦刘洋讲述她对于美的理解与感悟;中国首位奥运帆船冠军徐莉佳讲述自己的奋斗历程;伦敦奥运会冠军、体操男团五名队员讲述体操男团的夺冠经历,并阐释和谐之美。
刚刚加盟休斯敦火箭队的林来疯林书豪也被邀来助阵,这位出自哈佛的篮球明星通过一段视频,给中国的中小学生发来祝福,激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教授对公众人物的参与表示肯定,这意味着第一课提供了非常优质的教育资源,中国很大,教育资源很不平衡,让刘洋来讲太空之美,很多学校都不可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但运用电视的形式,这些稀缺的资源就得到了广泛的分享。
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对孩子们的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过家长和老师,不过许文广坦承:毕竟成为成功人士的概率并不大,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为此,在去年的开学第一课里,他就特别穿插了三个普通人的故事:一个是网上流传很广的重庆笃坪乡小学跳MJ太空舞步的孩子们,还有他们25岁的年轻班主任;另一个是带着养母上大学的山西最美女孩孟佩杰;还有一个是阳光自信的钢琴盲童刘浩。
公众人物的出场或许能提高收视率,而许文广也意识到,身边人是最好的榜样,最能打动我们的是普通人的故事。普通人的情感在第一课里将被再次放大。
寻找这类普通人的励志情感故事并不难,卢晓波介绍,比如80后乡村老师邓丽辞去高薪职位到海拔1800多米的高寒山区支教,用爱心照亮山区孩子的心灵,改变山村的教育。
在节目中,邓丽要和孩子们紧紧相拥;杭州最美司机吴斌的女儿吴悦要给孩子们讲述女儿眼中的父亲。这些普通人与航天员、奥运冠军一起站上主讲台,同样被许文广看作最大的亮点,那种从心灵深处散发出来的美好,深深触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
当然,那些出场的公众人物,他们的话里也无时不在表达着我和你们一样普通。
2012年的中国涌现出很多最美人物,他们大多是我们身边很平凡的普通人,希望中国的青少年能够探索并发现身边的美,培养孩子们积极的人生观,完善孩子们健全的人格,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卢晓波说。
显然,除了知识,主创人员更希望看到价值观在节目中的传递。
这无疑契合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初衷,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觉得此事意义重大。通过这些人物、这些场景和安排,我们要引导孩子们感受祖国的强大、生活的美好和榜样人物的高尚品格,鼓励中小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努力展现美、传递美、创造美,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
无论这种形式是否还刻画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印迹,主创之一石述思都有更触动人心的解释:今年有太多人经受了暴雨洗礼,俺曾在北京721大雨中上演过逃生记,但是总有一些瞬间给你力量和希望。在雨中,曾有这样的温暖定格在人心中。他在自己微博上附了一张大雨中一位年轻人为一位摔倒的老人打伞的照片。
他庆幸自己在一个多月前的北京大雨中,遇到了这样最美的瞬间,凌晨三点,整个北京三环路,到处是闪烁着双闪的私家车,他们希望能帮到别人。幸运的是,有俺。不幸的是,木(没)有一辆公车和军车。
这一点,日益符合中国社会大多数人的价值追求。
第一课后的接力棒
许文广觉得自己开了先河。今天百度了一下开学第一课,一共有280多万个结果。而我们在2008年推出首届开学第一课时,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开学和毕业典礼,没有这一概念。有专家评论,五届开学第一课已经成为面对全国中小学生的电视化的始业课。
这堂课就像个引子,开学第一课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许文广说。
石述思认为孩子们真正的敌人是应试教育,而不是开学第一课,他怀疑现在的教育,美分两种,一种是基于个体的人性美,一种是基于社会的责任美。前者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情感,后者塑造合格的公民。现在两方面都存在着教育的缺失,中国教育正在沦为脑残冷漠俱乐部。
趁孩子还小,还有真善的本源,启发他们寻找生活的真谛。实际上,石述思是摒弃灌输式道德教育的,开学第一课虽非尽善尽美,但他觉得起点低,并且在试图完成一次真诚的回归。
两年前,在外界争议诈捐门背后的章子怡是否还能去讲开学第一课时,石述思就在博文中说,凭经验,没有完美和纯粹的人,因而在逼迫孩子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之前,热爱教化孩子的成人们亟待补课首先帮助其成为真诚的人、正常的人,且不能简单地说教,而是要拿出行动,做给他们看,所谓言传莫如身教。
不追求高大全,但主创人员致力于给孩子们树立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总导演田梅说:我们希望做的是应试教育之外的针对孩子积极人生观的培养。
卢晓波也说:希望孩子们发现:只要你留心,美就在你身边;只要你相信,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美丽的。
当然,美的对立面一直存在,石述思不回避阴暗面,但他说:要想孩子发现美,大人首先需要在身边创造美。大官少贪污,大腕少撒谎,大款少偷税。
这样的第一课,主创人员希望家长能陪孩子一起看,因为节目之后,道德教育的下一棒就要传递给学校和家长。
为孩子播种美的种子,没有谁能取代家长的角色。许文广明白第一课的帮助有限。
随着教育部一纸令下,全国中小学生都收看开学第一课,未见学校、学生和家长有异议者,浓郁的政令色彩并未让石述思感到会招致学生的逆反。(第一课)谦卑地从爱自己出发,进而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最后达到爱国这个崇高境界。这个逻辑的澄清和修正将使中国教育首次清晰呈现以人为本的善良内涵。
一直关注青少年教育的孙云晓从开学第一课中看到了一些对孩子们美德教育的有益探索,某些理念与他的主张也是相通的。他觉得对孩子们的美德教育是必要的,但要有逻辑性,只有符合儿童情感和认知的发展,那样的美德教育才有效。
就像第一课中的各种游戏、关于求生的知识,孙云晓也觉得有可取之处,里面有儿童丰富的道德情感认知。他赞赏潍坊市一家小学的德育做法,要求孩子们每天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上学离家时把家里的垃圾带走,这很具体,孩子们只有有了丰富的感受后,才会去关心别人。
过去的道德教育容易高大全,缺乏儿童心,往往适得其反。我们主张孩子们要爱人民、爱他人,但要从爱自己开始,只有培养了道德情感,才会主动追求美的东西、善的东西,因为对它们有感情。孙云晓看到有些老师和家长已经意识到了这些方面。
德育的工作还有很多,孙云晓推崇一位韩国教授的说法,从儿童的成长来说,10岁前最需要掌握的道德智能就是明辨是非。他说,不要低估孩子们的潜能,他们有很高的辨别能力,要让他们尽早知道不要侮辱别人的人格,绝不能伤害别人,知道哪些是道德的底线。
当孩子们上完这一课,其中的多数就要踏上应试教育的苦旅,主创人员希望第一课的理念能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被一以贯之。包括应试教育在内,生活是种复杂的状态,孙云晓说,但道德并不是遥远的事情,它只是要身体力行。
【“开学第一课”新使命 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相关文章:
上一篇 : 201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下一篇 : 那些年,我们的开学第一课